第101章:新方案 (1 / 3)

+A -A

        回到长安之后,李承乾命人秘密前往洛阳,调查那天刺杀他的刺客,是不是和那女人有关。

        这件事情,他李承乾必须要搞清楚,不然的话,他会寝食难安

        李承乾调查这件事的同时,房玄龄也派人去调查此案。

        翌日。

        李承乾把赵节、杜荷、李义府、许敬宗、郝处俊、李敬玄叫到丽正殿商议,关于改革适龄孩童上校读书的问题。

        至于,刺客一事,现在还在调查当中,不用着急,暂时先放到一边再说。

        “这次微服出巡,寡人颇有心得,这次找你们来便是探讨适龄儿童上学的问题,大家有什么看法不妨说说。”李承乾道。

        “启禀殿下!当初臣便反对兴办学校,那帮泥腿子懂得什么是知识,更何况,人分三六九等,什么身份应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岂可混淆。”赵节说道。

        当初李承乾提出兴办学校,让更多的寒门子弟能够上学,获取更多的晋升的途径,以此来打破根深蒂固的门阀制度。

        使得整个天下不在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能够让更多的有才华和能力,出身又不太好的人,能够有一个施展的平台。

        简单点来说,就是打击士族门阀的嚣张气焰,巩固皇权,让更多的人为皇权服务。

        赵节也属于士族,自然不希望寒门崛起,破坏了士族的整体利益。

        跟赵节一样想法的还有自称出身于赵郡李氏的李敬玄。

        李敬玄是否真的出自赵郡李氏,其实和李唐皇室自称出自陇西李氏有异曲同工之处。

        赵节一开口,李承乾便有些后悔让赵节来参加这次的研讨会。

        “国家要有长远的发展,就不应该局限于一点,应该更加全面发展才行。”

        “让寒门子弟将来有个更好的发展平台,也未尝不可,赵节我们不应该坐井观天。”杜荷说道。

        在这方面,杜荷的态度有些模棱两可。

        “殿下!臣以为可以再次减免赋税,这样人们得到了实际的好处,自然会将儿童送到学校。”孙义府道。

        作为寒门出身的他,自然是大力支持李承乾兴办学校的举动。

        “单靠减免赋税,并不能让这些人放孩子去学校,毕竟,这些人都家里的劳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第101章:新方案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