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1 / 3)

+A -A

        自那之后,李恪便将所有的激情投入到查处贪污腐败,徇私枉法上面去,基本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在这之后,没过多久,长孙无忌上表请求李承乾按照惯例,要举行祭天仪式。

        按照周礼祭祀礼仪,行三年一郊祭之礼,这第一年便是去郊外祭天,第二年祭地,第三年祭五方上帝,每三年轮上一边。

        祭祀的时间就定在冬季,地点都定在京师南边的郊外,因此也叫郊祭。

        古代人认为,国之大事,在于祭祀和军事,而祭祀便成了一个王朝的头等大事,每年都要举行,并且由皇帝亲自主持。

        祭天是大祀之首,必须由皇帝亲自主持,这也是皇帝向上天和臣民表示自己勤政的一种表现。

        感谢上苍怜悯造福百姓,又要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

        一个王朝一般到了后期,皇帝多怠政,便会让官员代替祭祀,一套复杂的礼仪就会被简化许多。

        毕竟,有很多仪式都需要皇帝自己亲自来做,官员无法代替,往往这个时候,也就预示着这个王朝即将覆灭。

        虽然这是一种荒诞的说法,但是古代人就信这一套。

        毕竟,敬奉上天,祭祀祖先是古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对上天和祖先不敬,是要遭天谴的。

        皇帝是什么?

        官方解释就是受命于天,是上天在人间的代表,遵从天意,统治人间。

        古代统治阶级巩固自身地位,宣扬“君权神授”的重要理论之一,说他做皇帝是顺从天意,接受天命。

        当皇帝不再敬奉上天的时候,这个王朝也基本走到了头,老天爷不会惯着不敬奉上天的人。

        上天将会在人间重新选择代言人,反正整个人间这么多人,总会挑选出合适的代言人。

        新的王朝就会取代旧的王朝,代表上天继续统治人间。

        所以,祭祀才是一个王朝的重中之重。

        祭天是一个复杂而且时间很长的一种活动,好在这些都有礼部官员去办理。

        “祭天仪式准备的怎么样了?”李承乾询问道。

        “一切都准备妥当,只等几天之后,大家亲自前往南郊,亲自主持祭天就可以了!”王泉说道。

        除了各种准备以外,还需要在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第340章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