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立太子有他的好处和坏处。
“诸位爱卿对于立太子一事,有何看法?”李承乾道。
“臣以为太子当立,自我大唐开国以来,高祖立隐太子建成,先帝立圣人为太子。”
“先帝登基便在同年册立太子,圣人以八岁之龄被立为太子,如今皇子已经年长,圣人继位也有三年,是时候确立储君之位。”长孙冲接收到长孙无忌的暗示,出列行礼道。
“圣人,太子乃大唐国本,是大唐的根基、基础,正人心以立国本,活民命以寿国脉,太子不得不立,为长远计,圣人当早做决断。”礼部尚书出列。
“臣等叩请圣人立太子以正人心。”又有大臣出列行礼请求册立太子。
“臣等附议!”又有一帮大臣出列请立太子。
李承乾看着跪在大殿上的大臣,没有立即做出答复,而是陷入沉思。
对于立太子来说,李承乾也曾经想过,只是他想要再观察一下诸子当中谁更合适当太子。
太子一旦册立,为了防止兄弟相残,其他皇子就会在被封王之后,被打发去封地。
皇帝就会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培养太子的身上。
可这样一来,一旦太子势力过大,就会威胁到他的皇位和皇权,免不了父子刀兵相向。
以先帝在玄武门之变中,开了个不好头来看,太子势力一旦强大,就容易向太宗皇帝学习,也搞个政变上台。
如果留几个皇子在身边,培养他们的势力,与太子势力抗衡,以达到一种平衡,以期能够更好的掌控江山,防止大权旁落,维持自己的皇权。
这样做的后果便是,一旦失控,结果更加严重,这也是李承乾不愿接受的。
如果,过分限制太子的势力发展,又担心他将来镇不住局面,容易出现权臣把持朝政的局面。
对于李承乾来说,这是两难的局面。
“太子是我大唐的国本,朕也有心册立太子,只是不知立哪位皇子为好,这才犹豫不决,既然今日众卿提出,那就说说看,应该册立谁为太子。”李承乾说道。
既然避不开这个话题,那就干脆大方的说出来。
“圣人!”这些终于轮到长孙无忌出面说话了,“自古以来,宗法制度便明确,向来都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自然当立皇后所处的嫡长子李厥为太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