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2 / 4)

+A -A

        然后两人就快快乐乐旅游去了。

        周玲玲果然也将这些小细悄悄散布给了同一个项目组的其他人,尤其是那几个资历比较老,但却因为学历低也没有足够的高质量论文,一直没有拿到副高职称的人,并且跟他们说道:“我听说咱们研究所已经有人在这么做了,不过人家运气好,当时在一个很大的项目组,有现成的数据,省了不少劲儿呢。”

        然后,项目组里面的人,一部分都在猜测这个人究竟是谁,很快就猜到了姜晓琳身上。他们这个项目组,外调回来的有三个,而近期有新论文的则只有姜晓琳。

        另一部分人,则直接在晨会上提出了这件事,询问是否符合规定。然后大家就吵了起来,一整个上午,整个会议室里都像是菜市场一样,吵架声不断。

        毕竟,除了想走捷径的人之外,还有连捷径都走不了已经自暴自弃的。

        本来这些人看着那些努力了很久的同事也跟自己一样,并不能顺利拿到副高的职称,还挺高兴的,但是现在人家突然有了捷径,自己却因为错过了合适的年纪和机会,无法再通过捷径去取得什么了,自然瞬间就不平衡了。

        而且真要追究起来,捷径始终只是捷径,确实不那么好听。

        周玲玲看着这场闹剧,一言不发。她倒是巴不得越闹越大呢。坐在后面几排座位的年轻人,大都跟她一样的想法。

        大家都是刚毕业没几年的年轻人,还怀着满腔的热忱和真诚,对待工作和科研,也是虔诚而专注,都很看不起这种行为。但同时大家也都是普通人,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起码也要大半年甚至一两年的时间。

        既不愿意同流合污又不愿意被走捷径的人超越,那自然就只能期盼着,老前辈们将这条捷径给堵死了呗。

        而且,这种几乎形同作弊的行为,对整个研究所来说,并不是好事。要是大家都这么做了,整体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必然会大大下降,自然也就会影响到研究所的声誉。

        晨会之后,周玲玲就被张天成喊去了。

        “你是不是知道做这事儿的人是谁?”

        周玲玲眨了眨眼:“主任,这事儿跟我可没太大关系。反正我是不打算这么做的。而且,我这才刚评上中级两年,距离副高还早着呢,到那时候,我能保证自己有足够的论文。”

        张天成走过去锁了门,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让她坐下来:“知道,所以我才问你。而且,你不是跟苏凉关系好嘛,这事儿多半也跟她有关系吧?”

        周玲玲不作声。

        张天成叹口气:“你不说我也知道,是姜晓琳是吧?当初她休假回来执意要回实验室,我就觉得古怪。”

        周玲玲一脸听八卦的表情。

        张天成立刻住了嘴,看着她,又问:“苏凉跟你说什么细节没?我也不赞同这种行为,作为一个科研人员,这种捷径绝对要不得!但是我得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才好去跟书记说,是吧?”

        “您直接问苏凉不就好了吗?”周玲玲说道,“您让我说同事坏话,这不大合适吧?”

        “这事儿我能好意思去问?”张天成皱起眉头,“要是我能直接问的话,就不找你了。”

        周玲玲一想也是,人明教授在这任劳任怨两年半的时间,给研究所创收两个多亿,三个新专利,转头研究所的人就拿人老婆的论文走捷径,一般人确实做不出来这事儿。

        “我也没具体问,当时苏凉跟我说这事儿的时候,她的论文还没上刊,我为了避嫌,肯定不能问太多啊。不过现在已经刊登了,我看了一遍,能够借鉴走捷径的环节大概有三处,姜晓琳的论文我也不知道写了什么,就不多说了吧?”

        张建成挠了挠头发,长吁短叹:“我知道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