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除了这个,晏青染还真不想到明棠突然冷下她的理由。
有些事实在不能深思,否则太容易钻进死胡同,晏青染就是越想越气,到了下午出门赴约时脸色都还有些不对劲,让徐锦玉还以为是自己得罪她了呢。
她们约在一家名为悠然居的茶楼,刚开业没几天,坐落在京中最为繁盛的长安街上,占地两层,一楼大厅二楼雅间,既招待达官贵人,也欢迎平民百姓,还请了会拨弦唱曲儿的说书人坐堂献艺,短短几日光景,已经客如云来,生意红火。
虽然本朝并没有女子出门必须戴面纱、未嫁女不得抛头露面的传统,但几个官家小姐还是不方便与许多陌生男子多加接触,自然是选择了坐在二楼雅间。
徐锦玉和上官仪提前到地方,已经点好了两壶茶水和几碟糕点,晏青染晚到一步,虽然面上带笑,但二人与她相熟,自然能看出其中的些许勉强之意。
“阿染看出我偷吃茶点了?”徐锦玉小声问上官仪。
上官仪瞥了她一眼,同样压低了声音道:“你不如自己开口问一问。”
徐锦玉皱了皱鼻子,轻咳两声引起了晏青染的注意,笑眯眯地问:“好不容易出趟门,怎么看着心情不太愉悦?难道是出门时又受了青淮哥哥纠缠了?”
“爹爹最近又操心起他的婚事,他吓的一天到晚不敢回家,哪里有闲心来纠缠我?”晏青染单手捧腮靠在桌边,用另一只手捏起一块茶点送到嘴边咬了一口。
徐锦玉又问她:“那你怎么看起来怪模怪样的?”
“我没有怪模怪样的。”晏青染反驳了一句,晃了晃脑袋说:“哪有人一直开心的,偶尔的不开心也实属正常,你们就和我讲讲近日京中有什么有趣的事儿,我很快就开心啦。”
徐锦玉把自己面前的两盘糕点往她面前推了推,笑着说:“倒也没什么特别有趣的事儿,但新鲜事还是有一些,听闻陛下有意为长平公主招婿,京中子弟皆摩拳擦掌、蓄势待发呢,也不知谁能入了陛下和公主的眼,做一回皇家驸马爷。”
先帝膝下长成的公主只有三个,明棠行二,上头有个长姐明柔,是先帝李淑妃所出,在明棠登基之前便下嫁给了信国公长子郑其光,如今二人育有一子一女。
三公主明梨是先帝冯昭容所出,明棠登基时她还未满十二岁,自然不曾婚配,与梁王魏王一起迁居华阳坊,长平二字是明棠给她的封号。
如今已是太雍五年,明梨年满十六,的确是该嫁人的年纪了。
皇家人谈婚论嫁向来都是声势浩大,虽然京都子弟也都知道驸马并不是那么好做的,与公主名为夫妻实为君臣不说,还注定再也不能在朝堂得以重用,但尚公主的无限风光,与攀上皇家的巨大诱惑,还是让许多官宦子弟争先恐后。
徐锦玉倒了杯茶给晏青染,和她开玩笑道:“既然晏伯父也在催青淮哥哥成亲,不如让他也去选个驸马?虽然和公主相比,他的年纪是大了一些,但青淮哥哥长得也算是一表人才,说不定公主真的会喜欢上他呢。”
晏青染心道,她爹是时刻谨慎着不想和皇家沾上君臣之外的任何关系,这边对陛下的提防还没放下呢,怎么可能会让她三哥去选驸马。
但嘴上却不能说,显得有些大不敬了。
她捧起茶盏沾了沾唇,挑着眉头道:“我三哥说了,他血里带风,是一匹孤狼,如今和爹爹斗智斗勇也只是尽孝罢了,若爹爹哪一日真的逼他娶亲了,他一定连夜收拾行囊跑去漠北,不管是流浪还是参军,总归是再也不敢回上京了。”
这话说的有模有样的,徐锦玉和上官仪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起来。
三人聊了会儿闲天,上官仪开口道:“阿染,听说你前些日子和吕显一起去广缘寺了?”
晏青染点点头,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他去为父母祈福,爹爹非让我陪着去,我还以为给我解了禁足呢,结果回去之后又让我继续养伤,到如今才愿意放我出来了。”
“晏伯父是给你们小两口儿制造相处机会呢。”徐锦玉插进话来,小声问晏青染:“我听说你们俩婚期将近了,大概定在什么时候啊?”
“你听谁说的?”晏青染反问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