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3 章 *他用了一年的时间,…… (2 / 5)

+A -A

        曹丕坐在上位,单手撑着额头,神情有些恍然。

        见到姜烟过来,问出了自己从现代看过那些有关自己的评价和议论后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我真是个很差的皇帝吗?”

        他们说,如果没有曹操,曹丕当不了皇帝。那是他爹用一辈子铺平的路,只是曹操命不好,临死前都没能当上皇帝。

        他们说,曹丕是个心胸狭窄的小人。对嫉妒兄弟,记恨从前不帮他的人,一丁点小事都能记上许久,等到大权在握,再狠狠打击。

        他们说,曹丕此人,狡诈奸邪,无德小人。抢父妾室,迫害发妻。

        如果诸葛亮他们到了后世得到的是心满意足。

        曹丕看到的只有满纸批判,犹如一把把刀子,刺得他说不出话来。

        曹丕起身,缓步走下台阶,看着那个高高的龙椅,眉心深锁:“他们以为,我爹一辈子铺设的路,便是那么好走的吗?殊不知,两千年后也只有汉人,谁人会说自己是‘魏人’?”

        篡汉。

        董卓没成功,但做得粗糙,被骂了半辈子。

        袁术抱着一块石头,认为那玉玺就是天命所授,自信满满的称帝。结果到死都在被人讥讽,瞧不起。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孙刘讨伐,天下不齿,谁人不说他一句“曹贼”?

        怎么轮到曹丕,就好像那大汉的龙椅叫嚣着把汉献帝推下去,热情的邀请者曹丕去坐了?

        姜烟看着幻境,到十一点也不意外。

        前面的幻境人多,纵然曹操多疑,也坦然的交到所有人手里,大家一起支撑起这片幻境。

        到了曹丕手中,主导人则只有曹丕。

        他是皇帝,多疑却更胜他的父亲。

        “史书功过,自有评说。但,你不是一个差皇帝。”姜烟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曾经坏心眼的对比过三家的二代。

        孙权……拉倒吧。

        孙权晚年,两宫之争导致东吴唯利是图的浮躁气息愈发浓烈。

        而刘禅,只能说平庸。失去了蜀汉旧臣,就更显得他没有什么能力。

        乐不思蜀其实发生在投降之后。相比蜀汉后人之忠烈,对比得刘禅愈发没骨气罢了。

        孙皓受降后,面对司马炎还能说出“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的话。在贾充讥讽自己残暴的时候,更能说出“人臣有弑其君及奸回不忠者,则加此刑耳。”。

        明着嘲笑贾充,实则讥讽司马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 第 133 章 *他用了一年的时间,……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