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3 章 *他用了一年的时间,…… (4 / 5)

+A -A

        而是曹丕的心。

        世人都说曹丕心胸狭窄,为人奸恶。

        可一个心胸狭窄,为人奸恶的人,能写出“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群类随大风起,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和“今日乐,不可忘,乐未央。为乐常苦迟,岁月逝,忽若飞。何为自苦,使我心悲。”的诗句吗?

        对于兄弟,曹丕并没有嫉妒谁。他的才华不差,否则也不能被后世列入“建安三曹”之一。

        他,只是有点不甘心罢了。

        “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曹丕低声念着,笑得讽刺。

        “难道我这个当二哥的见到弟弟死了,就会高兴吗?”曹丕愤怒的将手里杯子丢下亭台。

        也是这个杯子丢下之后,亭台之下波纹泛起,最后竟然飘起漫天大雪。

        亭台外,积雪很厚。

        少年的曹植将自己的诗文给曹操看,曹操满意的抚掌大笑。

        一旁的曹丕看了眼自己被放在石桌上逐渐被雪花覆盖的文章,强行让自己移开目光。

        他无数次想要得到父亲的认可,却总有更优秀的弟弟吸引着父亲的目光。

        以至于就算自己当了皇帝,曹丕也时常在想,自己是不是做得够好,能不能得到父亲的赞许?

        他重民生,除禁令,轻关税,禁止私仇,广议轻刑,与民休养。

        世人只记得他三次伐吴,铩羽而归。

        却不提他平定武威三胡、酒泉和张掖的叛乱。击败鲜卑。大破羌胡,收拢西域,设立西域长史府。

        世人皆知曹植的《洛神赋》,辞藻华丽,赋中之最。

        却鲜少知晓,曹丕写下了迄今为止能够追溯到的,最早的七言诗。

        甚至提出了批判文学,让中华文化在之后的发展中多了更多丰富的可能。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便是曹丕提出的。

        姜烟的目光落在亭台下,曹植与曹丕之间的兄弟相争其实并没有太激烈。

        毕竟他们那时都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曹操用人之巧妙和灵活,人尽皆知。

        这兄弟俩想要斗成你死我活的姿态,也要看曹操准不准!

        “我们是同胞兄弟,同父同母。”曹丕冷声道:“世人都猜测我会杀了子建,说是母亲不允,所以作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请历史人物上节目 第 133 章 *他用了一年的时间,……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