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宋杰突然打岔的发问,杜石康心中颇有些不满,但看在郑啸林的面子上,他也不便多说什么。
“梨树坪遗址只是十来个洞穴,目前都已经发掘完了。发掘现场自然做了相应的保护工作……只是那地方人迹罕至,对发展当地的文化旅游也没多大价值,现在还保持着原状,就是前些年开山炸石,我估计应该有一些损毁……”
听到杜石康的话,宋杰心里不由得一紧!
博物馆里陈列的这些东西,除了少量的器物上有些残缺的古箓文之外,对他们所要寻找的东西价值并不大。
而梨树坪遗址的情况,根据杜石康所说的,看来也不乐观,十几个洞穴的发掘规模应该说比起笠山峡发现的还要多一些,但如果就只发现了这么点东西,那显然整个遗址被破坏的还是相当严重的……
“郑老!要不我们去现场看看吧?”
虽然情况和预期的有很大差距,但宋杰还是有些不死心,对郑啸林提议去现场考察一下。
“宋博士,没必要那么着急吧?那现场除了那些岩壁刻画之类无法移动的文物,其他所有的出土文物都在这里了,现场……真的没必要去看了!”
虽然主持梨树坪遗址考古的是杜石康的学生沈湘,但因为那里发现了“上古符文”的关系,杜石康对梨树坪遗址的情况还是非常了解的。
在他看来,那个史前遗址经过大规模发掘之后,现场遗留的不可移动的文物也都留下了影像图片资料,其他的出土文物也都带回来了,现在去现场……最多就只能看到一些被封存的洞穴。
宋杰这么急着要拉着郑啸林去现场考察,根本就是外行的做法。
但是,他根本不知道宋杰和郑啸林已经把博物馆里收藏的梨树坪遗址出土文物看了个遍,并没有发现他们“期待”出现的东西。
所以去现场考察是必须的!
最后,杜石康也没拗过郑啸林和宋杰,他们一行四人就这样匆匆而来又匆匆从离开了。
陪同宋杰他们去梨树坪考察的是杜石康打电话提前安排的“向导”——现任虔城文管所的所长郑东方。
“郑老,您慢点……这山路可不太好走……”
郑东方是庐江大学考古系主任沈湘的学生,论辈份算是杜石康的徒孙。
杜石康打电话给他的时候,特别关照了燕京来的老专家“郑老”是杜老都要都尊为师长的大专家,据说都一百多岁了……可郑东方看着老爷子在山路上健步前行的样子,还真是有些不太敢相信。
宋杰和郑啸林耿云徵张航四人都是修炼昆仑武道的,身体条件早已超越凡人……说起来和东华传说中的那些“半仙”之体也差不了多少,陡峭崎岖的山路在他们眼中和平地也没多少差距。
但对于郑东方来说,从梨树沟上山这段路才走了二十几分钟就已经有些受不了了!
看着远远落在后面的郑东方,宋杰示意郑啸林等人稍微休息一下等等他。
“小郑,你这体力可不行啊!”
等郑东方赶上来之后,郑啸林以调侃的口昒打趣了一句。
“郑老……您可真不像是百岁老人!这身体怎么就这么厉害啊?”郑东方苦笑着大口腨着粗气,坐下之后不停地揉着自己的小腿,脸上的汗更是止不住的往下流。
郑啸林看着这个和自己同姓的年轻后辈,笑了笑说道:“身体吗……要锻炼啊!回头我教你一套吐纳功夫,回去之后每天早晚两次,坚持下来你也可以长命百岁的……至少不会像小杜那样,他当年我也教了,可后来不练了,身体自然就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