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不得什么!以后奇迹会更多,慢慢你们会习以为常的。呵呵呵!”王翀笑呵呵呵回道,然后起身向季林说,“走,咱们也不能让家人在外候得太久了。”
“好,好,好。不用麻烦。让他们去迎上来便可了。”季林说完,回头对众长老说,“你们去将内眷都请上来吧,在七楼等候。”
“是,家主。”
顶楼此时仅剩下王翀、季林、季辉及季旗等四人。
“世侄,老朽还有一事相求。”
“世伯您尽管讲来,只要小侄能办到的,小侄定不负世伯所托。”
“也不是大事,虽说吾等两属合并,但一家无主则惰,一族无主则乱,一国无主则亡。故老朽想说,以后还是无季家家主为好,既然已合并,且世侄仍是王家少族长,那将来必定为族长,所以吾季家也改姓为王季,这样也表明吾等心志,未后两家也必会互为通婚嫁娶,故而后人将会融入两家血脉成为一体。即为流淌王家血脉之人。且这样也消除吾等季家人的自卑心理,也好尽心尽力为侍奉家族。免得得总有寄人篱下之嫌,使得吾季家人也有一份王家主人的豪情。你看呢?”
“这样也对,刚才见少主将昨日收缴之资,全负转交于我季家,老夫自行惭愧,之前还有小人之心,但今一睹少主行事风采,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归属感!吾等誓死追随少主,使我王家发扬光大,老夫至此复姓王季单名旗。”这此二长老季旗激动的表态。
“老夫即是王季辉。”
“老夫也至此复姓为王季名林。”
“既然如此,那小侄就依外支家主自居,稍后禀明族长爷爷。今起,咱另设王家堡外支长老院,院主即为世伯担任,原季家十二位长老不变,另增王春为大长老及以后安排在这管理丹院、器院、书院、护族铁卫司的族人为长老院的长老,除长老院院主外,共设二十一位长老席,原十二位长老也分别每两人负责担任营建院、粮矿院、外务院、内务院、商务院、执法院这六大院,为此正好为九大院和铁卫司组成十大司院。王春大长老协助长老院院主王季林,统领诸长老协助本主和五少开疆裂土壮大我王家如何?”
“如此甚好!只是后设六大院具体是?”
“噢!营建院为建设家院解决家族成员的住宿。粮矿院为开垦耕种、开矿等解决族人吃穿用等。外务院则是代表我族与外界互通。内务院则负责我族的财务及管理紫玉、青玉、丹院上缴的成品丹药、器院上缴的成品宝器、商务院采购物资、粮矿院所产的粮食、矿产等等出入库的一切问题,及时掌握我族的一切储备实况。这内务院可是我族的命脉呀!商务院和执法院就不用解释了吧?”
“佩服,佩服,老朽等真没想到家主考虑如此深远,如此细致,只是这主要肥差都在原季家手中,有此不妥吧?”季林说。
“有何不妥?既为一家人,还何必分你我,本主只是论才而用,原季家精通于此,为何还舍近求远呢?”王翀反问,“放心我族人世代读书,所以皆有容别人所不能容之度。皆是知书达理识大体之人,但读书人有读书人的通病,即不屑在名利上与人一争长断,即无与世相争的激情,易安于现状,产生惰性。日后还许院主多加督促啊。以后长老院的院长为世袭制,长老则从以后的家族中不分高贵低贱,择有才有功之人公平竞争继承。”
“噢!家主如此大义,吾季家有幸融入王家,又遇明主,实乃大幸,请受老朽一拜,吾等誓死捍卫王家大业。”说完季林三人向王翀跪地而拜。
“使不得,使不得。快快请起!”王翀连忙一一托起众长老。
“这有何使不得,吾等虽为长辈自居,但你是以后是家主,礼当受得此一拜!”
待三人坐定,又闲聊了一会。顾青阳和王炎先回来了。王翀让王炎又去了趟南城将王春接来。回来的顺便将木真、虚晴一起叫上来议事。
季林三人告辞去了七楼。到了七楼,三人将刚才的事向另十位长老一说,众人一惊一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