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脚步声远去,钱雅忍不住将手机打开,继续躺在被单里面刷群信息。
而网络之上,关于杨浩的话题也是疯狂传播。
不过与初二(3)班这些少男少女关注的不同,网络上热搜第一的话题是关于话语权的讨论。
在过去,无数的公知告诉网民,外国的东西就是好的,外国的制度就是最先进的,英语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最实用的语言。
但是,现在杨浩却用话语权和诗歌比较的形式反驳了这一观点。
大家才猛然惊醒过来。对啊,好像我们从来都没觉得华夏语言才是最实用最美的语言。
这是为什么呢?话语权啊。
在过去,拥有话语权的都是那些国外媒体或者那些自认为知识分子代表的公知在不停的鼓吹而已。
到底谁对谁错呢?这还用想吗?汉语学会三千字可以用一辈子,英语能做到吗?
汉语的诗歌表现如此优美,英语能做到吗?
怎么以前就相信了这些鬼话呢?
热搜第二的则是戏腔华夏风,关于华夏风已经提起来一个多月,期间也有不少的著名音乐制作人写了一些歌曲,然而却没有一首让人惊艳的作品出现。
现在,新的戏腔华夏风歌曲再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原来华夏的歌曲可以这么好听,这才是真正的华夏歌曲啊。
热搜第三的则是关于诗歌的。已经有人根据杨浩念出来的诗歌将现代诗,文艺诗,七言,五律,离骚版本全都写了出来。引起极大的凡响。
也有神通广大的网友照着写出了类似的其他诗歌,然后让大家来改编,在网上玩的不亦乐乎。
杨浩回到出租屋下的时候,突然一个人从黑暗中走出来吓了他一跳。
“卓威,你想死啊。这么突然出现,要是太靠近我,被我一个条件反射你就得住院去了。”
“知道你喜欢当天赶飞机回来,我等你很久了。聊聊?”
“今天不行,累坏了。要不明天,要不长话短说。”
卓威将手里的烟蒂踩灭,长出一口气说到:“这次你怕是真闯大祸了。”
“哦,怎么说?”
“我也是做记者的,出名后有人找过我。想让我发一些针对国家不好的东西,你懂的。这一次你关于话语权的话题肯定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与针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