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柏林电影节(56K,发晚了,抱歉!) (5 / 8)

+A -A

        但他们不是港岛人,没有经历过这段独特的历史,怎么会有他如此深切的体会!

        更何况8年前让他捧得港岛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阿飞正传》,他演的也是一个飞仔!

        《阿飞正传》讲述了一位孤傲、叛逆青年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葛,真实再现了60年代港岛普通青年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状况。

        而《港岛制造》不也是如此?!

        外界通过流行文化了解港岛,粤语歌,港剧,以及港岛电影。

        于是,前卫,活力成了港岛的标签,使得港岛围簇了大批拥趸,好像一切只要与港岛有关,便与有关。

        而一旦剥离了传媒制造的流行表象后,又有多少人能够直面一个真实的港岛?

        它的美只能以幻象的形式呈现!

        在《港岛制造》的讲述中,导演揭开了社会的冻疮,一点点流出记忆的血,洒在你面前。

        电影里每一个人物都是在日益溃烂,最终一个一个死去。

        全片中很多窗户往外探的镜头,镜头透过仿佛牢笼一般的窗户,看到的却是远处灯火闪烁的大厦。

        这种强烈的反差是港岛贫富差距的写照,中秋这个小团体代表了港岛表面繁华的阴影下,底层人挣扎求存的一面。

        中秋,是港岛的一部分,也仅仅是一部分,他没有被仇敌捅死,却被现实逼上绝路。他生存的环境已然注定了他的悲剧!

        而港岛有多少个处于中秋这种成长环境的青少年?十万?百万?

        现在这条江已经病了!

        张国容既是为这些青少年心痛,也是为这条江心痛!

        同时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江里人又处于一种迷茫与错乱的状态。

        电影里离家出走的妈妈,一直未曾陪伴中秋成长的爸爸,是何寓意,不言自明。

        中秋始终是一个缺失归属感的少年,无关大义,在这种特殊的时期,普通人作为一粒渺小尘埃被裹挟上风口浪尖时,充满了不知未来何去何从的迷惘与无力感。

        港岛人的漂泊感与身份认同始终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就像电影中阿秋找到了父亲在外娶的大陆老婆,拥有着独特成长经历的中秋,觉得自己与父亲那个家庭格格不入,他不知道该如何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从拯救大鼻子龙开始的文娱 第83章 柏林电影节(56K,发晚了,抱歉!) (5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