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时,他的打扮虽然随性了一些,穿上了大衣,但里面仍是没有个人特色的黑色西装。
现在,他的身上却有了明显的色彩,而且换掉了最为正式的衬衫和领带。
——A一直在冷静地观察、分析、评估她的态度。
她对他是什么态度,他就以什么态度面对她。
她认为他是AI时,他的态度就像AI一样冷漠、客观、不带主观色彩。
她认为他有人格后,他虽然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却愿意从预设的程序和规则中走出来,配合她的测试。
……A的人格化程度,可能比她想象的还要深。
姜蔻轻声说:“A,等下我会说几个词语和几句话,你要不假思索地跟我重复。不能使用算法或程序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反应。”
说起来,她并不知道,像A这样算力强大的AI,要怎样回答问题,才能算不假思索。
A却说:“好的。您还有什么要求吗?”
姜蔻想了想,问道:“你还可以跟我感官同步吗?”
A说:“可以。”
在实验室,他们的感官同步,是建立在数不清的微型传感器上。
她的触觉、听觉、视觉、嗅觉、神经元电活动全部被剥离成一个个数字,上传到A的神经网络里,供他剖析、计算、学习。
他有了实体后,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以前为了方便做实验,姜蔻曾在颅骨内植入了一个高容量神经接口,以实现高速、大容量、双向的神经信息传输。⑵
换句话说,她可以用这个接口,跟计算机进行直接交互和数据传输。
这个技术一直都有,但大多数人都选择植入掌心或耳后,除非必要不会植入颅骨内——太危险了,一旦有黑-客入侵,轻则被窃取,重则被篡改潜意识。
如果站在她面前的不是A,姜蔻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暴露脑后的接口。
她背过身,微低头,用手指拨开蓝绿色的短发,露出后脑勺的神经接口。
下一秒钟,她身后响起机械高速运转的嗡嗡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