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买这歌的都是什么心理?
不理解!
真的不理解!
“这首歌曲从编曲和制作上来讲,水平还是挺不错的,属于合格的水准,情绪推动的也算尽心尽力。”
“但尽管如此,我依然觉得这是一首令人感到恶心的歌曲,因为填词的水准实在是烂到了一定的境界。”
“不知道是不是歌手凌正阳刻意而为之,想要创造一种迎合市场的‘非主流’姿态,但手段用的实在肮脏。”
“他所写的这些词汇中,不仅含有大量低俗的言语宣传情色,更是痞话连篇,没有任何像样的主题,矫情做作不说,还有一些则语无伦次和废话连篇。”
“事实上,我不认为能写出这种曲子的人脑子里面会没有半点文化,所以我只能理解成他是故意这么做的,故意展示这一面给我们看,这些歌词不仅暴露了歌手的心理扭曲和人格缺陷,也对听众的心理健康和道德观念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这样的歌曲怎么能称得上是音乐呢?这不是一种艺术表达,而是一种精神污染。”
“网络歌曲作为一种新兴的音乐形式,应当遵循音乐的基本规律和审美标准,应该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进步,应该传递正能量和美好情感,而不应该滥用网络平台,制作一些粗糙、庸俗和无意义的歌曲,误导和浮华听众的品味和价值观。”
“这种歌手,这样的作品,我们应该积极抵制!”
在网友们的争议中。
有比较正规的音乐媒体跳出来当裁判了。
一篇音乐早知道。
当即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将《那一夜》和《又一夜》批评的狗屁不是。
估计这也就是权限不太够。
不然瞅对方这语气。
怕是能直接给凌正阳封杀。
轻微的舆论没什么用。
但闹大起来就比较厉害的。
媒体负责主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