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虽然感激,但这位友人显然今天兴致高昂,宋年再次不得不打断他。
“观演愉快,我不希望今晚接到你打来的电话。”科西莫明朗一笑,转身去开门,对于宋年的打断习以为常。“好了,我去享受我的阳光,至于你,不如再开发开发新的爱好?”
“也许这个会是我新的爱好。”宋年扬了扬手里的信封。
伊凡剧团今夜演出的门票早在半个月前一开票时就几乎售卖一空,据说还有不少票贩子赚得盆满钵满。宋年四天前和科西莫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后者也只是拿出通讯录翻了几页就答应了下来,好像宋年说的不过就是想有仪式感地喝一杯酒似的。
上午九点刚过一刻,现在的他作为吸血鬼不用吃饭,不用睡觉,感觉仿佛轻轻松松就完成了上一部小说中万千修士想要达到的状态——长生不老。只不过见不得光,降不了妖,除不了魔,匡扶不了所谓的正义,有意思的是,不论是人是鬼似乎都逃脱不了拉帮结派的情况。
宋年所住的是一幢两层楼的独栋小楼,屋后的庭院里有一棵香橼,一些枝丫抚摸着二楼书房的窗棂,整个春秋都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此外还有一个小地窖,在壁炉的边上开了一扇门,通过一段窄窄的楼梯,四方小室的一面墙上摆满了各色酒瓶,有空的,也有满的。对面堆了八个橡木桶,中间放了一张单人的皮质沙发,一张矮脚桌。地窖里没有灯,但在空着的那面墙上开了一个小窗借光,吸血鬼可以看清黑暗中的大多数事物,不过宋年喜欢月光,喜欢在这里一边喝着酒一边看香橼树密匝匝的影子。
此时宋年正坐在沙发上闲看着日报,忽一封与昨夜一样的信封落在小窗的阴影中,“任务不变。”这次直接连落款都没有,看来已经有人开始着急了。
宋年离开地窖,直接上了楼,走进了书房。关于约定的内容小说中就没有提及,但是宋年可以确定,如果按照原本的小说情节发展,直接告知小拉封丹履行约定,那换来的就是他预谋已久的出走,在老伯爵的葬礼之后直接离开伦萨城,以至于以梵卓拥有的势力都无法找到他。这一次出走导致了约定的内容无法得知,有人想缄口不言,有人却误打误撞。
梵卓这时候才在信中让宋年调查约定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宋年从第一封中附带的手稿着手,开始调查老公爵捐赠书信。就在葬礼之后的第三天,接收了老伯爵遗产捐赠的洛凡索教堂主管宋秋远死在了他的研究室里,同时捐赠的一部手稿和一些珠宝不翼而飞。最后伦萨警方用抢劫了案,丢失的珠宝在销赃的时候被发现,至于那部手稿,无人在意。但是劫匪承认了盗窃的罪名,却拒不承认存在杀人行为,按照他们的说法根本就没有见到宋秋远,因为他从来不将珠宝一类的陈列品带出陈列室。原故事中宋年和宋知遇的交集就是因为宋秋远的死而变得密集起来的,一个是带着任务表面请教,暗中调查;一个是作为子女,父突然离世,开始找寻生活新的支点。
如果说宋知遇想要一个完美的结局,那么这个结局中他最期望的应该就是宋秋远没有死吧,虽然这位父亲在表达感情方面生涩而又内敛,但确是这个世界中最爱知遇的人了。宋年自认为自己在这部小说的角色应该作为知遇的一个朋友,一个生命中的路人甲罢了,连感情深厚的兄弟都算不上,提起“感情深厚”,宋年又陷入了迷茫之中,到现在为止,也无法明白自己的内心对于弟弟的想法,不论是当时宋知遇表明心意的时刻,还是现在为了挽回而进入不同小说的心情。他好像都看不见自己最真实的情绪,但是有一点,就如暗夜中的北极星一般清晰,宋知遇是他在世上最重要的人,不论遇到多少人,不论时空如何变换。[所以知遇啊,我怎么把你丢了呢……]
宋年捧着一本牛皮装订的书,随手翻了翻,里面写的是北半球四季天空中出现的星座,还有故事,奈何思绪总是从字符中走远。宋年最后干脆眼睛一闭,鬼的身躯不用休息,那就让人的精神停止运转。却无奈地发现放松之后的思绪更是稠乱,从工作室到苍山,最后到圣母百花大教堂,万花筒一般在脑海里旋转,眩晕得让半规管不适。宋年睁开眼睛,瞳仁猩红,觉得太阳穴下一秒就要爆炸了,实践证明,吸血鬼真的不适合睡觉。
从窗帘的缝隙中透过的日光变得沉稳而温柔,宋年扶额在椅子中慢慢平复失控的身体,再次睁开眼睛已经恢复平静的浅棕色。呷了一口酒,合上书页,宋年一边舒展着肢体,一边走进了衣帽间。
华灯初上,夏尼剧院亮起了金色的灯光,本就气派的罗马式柱廊,比白日里多了几分庄重。《费加罗的婚礼》,一部经典的歌剧,在临近圣诞的伦萨城如期上演。宋知遇在剧中饰演的是那位天真的小男仆凯鲁比诺。这个角色在剧中就有许多人将他认为女孩子,在以往的演出中往往由女演员女扮男装出演。宋知遇是难得的一位假声男高音,音色如泉似羽,年纪也刚好,再加上眉目清秀,导演虽然心中颇有顾忌,最后还是决定了他来出演。妆发齐全的宋知遇坐在化妆间的镜子前,和备演的演员们对着唱词全当做是开嗓。虽说没有做过非替补的卡司,但大大小小的舞台也还算见过,心中倒是没有过多的紧张,更多的是兴奋,或许是今晚的台下有特殊的人吧。宋知遇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不自觉地笑了。
天幕深蓝,一盏盏街灯笼罩下的伦萨城是暖色调的,宋年双手插在口袋中,浅灰的大衣敞着,脖子上随意挂了条棕红色的围巾,慢慢悠悠地向剧院走去。比起深夜中的伦萨,原本作为人的宋年还是更享受落日时分的伦萨,更加鲜活明亮一些,少了些诡谲的幽暗,深夜的温柔最后都留给了天空。街边的餐馆店门开关间传出人们轻松欢快的交谈声,服务员端出的菜品香味令人食指大动,罗勒、黑醋、柠檬……之前总觉得浮在半空中不真实感,突然间好像减少了几分。
宋年回想起在现世中宋知遇放学之后,两个人也是这样慢悠悠地在街上走着,听着车声,聊着闲天儿,走在道旁茂密的香樟树间,两个人经常偷偷避开知遇那个烂醉的父亲,肆意地将青春挤在宋年狭小的出租屋里,摇曳的白炽灯和潮湿的味道,削地只剩指节长短的铅笔与纸面的摩擦声都变得鲜活了起来。。
市政厅广场上的海神喷泉前,巴赫的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从年轻乐手的琴弓之下缓缓流出,看了一眼市政厅上的钟,还有一刻就到了7点。宋年决定还是先在广场上的椅子上坐一会儿,开场前的剧院门厅向来是不错的一个社交场所,只不过他的社交对象可能也不太喜欢这样的场合,他甚至都不知道那人几点到场。
“伊蒂,整理好这个架子上的就下班吧,剩下的明天再来也不迟。”
“好的,先生。”伊蒂的目光在手中的登记本和架子上摆的密密麻麻的书之间移动,最近她正在和宋先生整理教堂中的藏书室,给一些新添的书籍编号,便于以后的借阅管理。
宋秋远摘下了眼镜,放在书桌上,“离开的时候记得关门,钥匙就还是交给牧师吧。”
“没问题,先生。祝您有一个愉快的夜晚,希望小宋先生也可以演出顺利。”
“借你吉言。”宋秋远抚了抚帽子,微笑着道了别。
天气渐凉,宋秋远扣紧了大衣的排扣,围好了围巾又把帽子拢了拢,走出了礼拜堂,总觉得这个秋天格外的冷。圣洛伦索教堂离夏尼剧院不远,斜穿过一小段市政厅广场就到了,步行不过五分钟。不过宋秋远却穿过了半个广场,去了一家花店。
市政厅的时钟指向了七点,青年一曲奏罢,宋年走向前在琴匣中放了几枚硬币,然后向剧院走去。大厅里衣着得体的人们保持着不高不低的社交音量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宋年摸了一下鼻尖,走到了一旁的宣传册放置架,随手抽出几份,有些聊赖的看着。宋秋远捧了一束雏菊,走了进来,将外套和花束寄存了。宋年远远地看着宋秋远,看来这个时空的宋知遇可能更像未曾谋面的母亲一些,但眉眼之间父子两个人的气质倒是挺像的,同样的温和平静。宋年想寒暄几句,和宋老先生混个眼熟,但不善言辞的他在长辈面前也不知道聊些什么才好,只好又静静坐在长椅上。
“女士们,先生们今晚的演出可以检票入场了,二楼的检票处在右手边,请诸位有序入场,祝大家观演愉快。”宋年此时万分的感谢剧院经理将他从自己的一种尴尬氛围中解放出来。拿着宣传册页,等大多数人都入场之后,宋年慢慢的站到了队尾。
“年轻人你的座位号是多少啊。”一道有些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宋年侧身“二排五号,先生。”
“真巧啊,我是二排三号。”宋年抬眸,见是宋秋远。“二楼的包厢里灯比较暗,我总是看不清号码,请问待会儿可以帮我认认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