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卿越心中有数,故作纠结沉默了一路,临下车前问道:“第一步做什么?”
苏凰拉过他的手,在掌心作一“姜”字。
“先移开最大的一座山,为它修枝剪叶。”
“很难。”
“对,我需要动用瑞王的人脉,请你代为转告。”
“我呢?我能做什么?”
“你嘛……”苏凰贼兮兮地笑,“尽你所能多多陪伴姜后及公主,能惹得你皇兄生气最好不过。”
躲都不及还得腆着脸往上赶,这主意真是坏透了。
他以言语相激:“今日替我解围实属多余,我不会感激你的。”
“本就不指望你领情。”苏凰撩开他额发一通勾勾画画,“我是要叫那些人看看,你脑门上写的是谁的名字。”
☆、第12章
“回禀尚书大人,这……”
下属诚惶诚恐呈上一叠信件,瞥了眼案上那堆,默默捧了退到一旁。
短短半月,姜氏各近臣齐齐中了邪似的,争先恐后露出老底,每日都有来自不同地域、出自不同匿名者之手的奏表、请愿书呈送往朝廷。起初陈全几人还可拦一拦、作个避重就轻的把戏,后来因数量实在庞大,皇帝见势不对干脆指派个钦差团专程调查此事,且特绕开太子属意瑞王全权负责。偏瑞王请来苏凰督察,几人纵有天大本事也撬不动这扇铁门了。
获罪近臣见隐瞒一计行不通,一连几封书信催命似得投往太尉府,求姜太尉帮着在御前求情。于是便有了开头那一幕。
“又是从哪儿来的?”
“充州。”
陈全揉了揉额角。
这帮人只知索取,无事时各自安好诸事不问,出了事嚎得比号丧还起劲。自以为背靠大树好乘凉,若有朝一日大树倾颓不知会躲得多远。
一人进言:“太子殿下乃东宫之主国之储君,陛下此次却有意提拔瑞王,是否算作警示?”
陈全道:“是也不是。此次姜氏遭难,殿下与之同气连枝,难免处事惹人猜忌,陛下此举或为避嫌、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但无论如何是不打算包庇那些臣子了。也许陛下怀疑瑞王有谋反之心,假意授权,为的是令他揪出同党——这不,提了个苏凰出来。又或是陛下真有心培植瑞王,给他提供树立威信的机会也未可知。”
他转而向姜太尉请示:“那些人该如何处置?瑞王那儿说不上话,可要再托人知会娘娘一声?”
姜太尉沉吟片刻,说道:“尽是些无用的东西,弃了罢。”
这些年姜氏旁支太过浮躁,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番原弘靖怕是真动怒了,无论做个样子还是执意肃清朝野,于他均是不利的。
追溯起来,太尉姜怀早在原元熙执政时期就已崭露头角,然其锋芒过盛、有功高盖主之势,虽屡建奇功却一直不得重用,心自难平。
这时,宁王原弘靖主动向姜怀示好,并力排众议迎娶他的侄女为正妃。时值太子、亲王间夺嫡之争,这一联姻无疑对外宣示:姜氏站在宁王府一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