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位大人显然是个例外。“殿下也听说过那物?臣也是听子侄提起,命庄上农人使用。”
“效果如何?”吴君翊没想到还有这么一个惊喜,眼睛一亮,便要追问。
其他大臣面露为难,贾盛德出声道:“殿下……”
吴君翊只看向宋沧山,宋沧山认真答道:“的确要省力许多。”
“好。”吴君翊重重一点头。得知当年自己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这对他也是一剂强心针。何况眼下,还有更重要的用途,“你即刻督造秧马,命人在民间推广。”
几位大人听他们讨论农事,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张芹主管户部,对农事也稍稍敏感一些,便问:“殿下是想推广改良农具,使得农人耕种更加省力么?”
“正是。”吴君翊也不贪快,跟宋沧山吩咐妥当,便回到了之前议论的问题,大方地点头允了几位大人的提议。
这些人各个是朝中元老,什么事怎么办都有了一套定论,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听他的瞎改一通。
吴君翊终于议完一天的大事,准备回文华殿批一批奏折,可他屁股还没坐稳,就听到通传,周旷来了。
吴君翊起身亲迎,“先生怎么来了。”周旷年纪大了,吴君翊入朝观政后,建宁帝便准他闲居在家,只是品级待遇全都保留,也可随时入宫。
“臣受人所托,将一物献与陛下。”周旷喜笑颜开,一副激动不已的样子。
吴君翊因父皇卧病在床,见周旷欣喜,心有不豫,只是面上不显,只道:“先生请坐下细说。”
“殿下请看!”周旷从袖中抽出一个锦袋,双手捧给吴君翊。吴君翊接过袋子打开一看,里头是淡褐色,两头尖的一种种子。
“这是?”
周旷喘着气说道:“臣老家庄子上,有一农人,考察了多种作物的产地、生产期、特性,花果的用途等等,通过培育,获得了这一良种——亩产可达三石!”
“当真?!”吴君翊刷一下站起身,一下子比周旷还要兴奋。略看些州县奏报,他便对亩产有些概念了。
“臣亲自来报,自然不敢作假!”周旷见吴君翊颇为重视,也是喜不自禁。
“先生可真是解了孤的燃眉之急!”吴君翊大为振奋,“此物是否可用,可有什么说明?”
周旷将随种子附上的信笺赠上。那纸上事无巨细地记录了这些种子的生长记录。那字看着却格外娟秀,不像一般农人能写出来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