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 (1 / 3)

+A -A

        直待章楶去远,慕容复方才将眼光转回郭成身上。他静静地瞧着他,眼里隐含笑意:“……谁来镇守平夏城重地,章帅心里早有人选。你还记得?前段时间他突然深夜找你长谈,谈完便破格将你提拔为泾原第十一正将。……据我所知,在那之后便有人向章帅面前参了你一本,说你贪杯误事,不足以委以重任。”

        郭成不等他说完,怒道:“是谁?”

        慕容复早料及他有此一问,好整以暇举起一只手,安抚地微笑道:“别问是谁,我也不知道。……方才章帅确是有意试你酒量,再故意以边事相询。幸好竟被你侥幸过了这一关。””

        郭成不语,垂头沉沉思索。

        慕容复瞧他脸色,便知他早已抛开这些人事倾轧,心思已转至镇守城邦这等大事之上。他也不去打搅,若有所思地把玩了一会儿酒壶,抬手斟出一杯,沉吟地注视着那一缕自空中飞流直下的酒线,轻轻地道:“到时候你在城内,我在城外……务必守住了。”

        最后这一句轻得几不可闻。

        他随即自嘲一笑,一摇头,仰脖将杯中酒一口饮尽。

        ☆、第十一章

        “rbrw.”

        ——r·w-·

        ===

        西夏大军围城的第十一夜,慕容复睡着了。

        像所有的人,这段时间以来他不曾踏实沾过枕头。帐中将领走马灯般来了又走,最乱的时候好几个声音同时唤他名字:有的要他下达指令,有的前来讨要一句抚恤,有的则需要被厉声骂醒。午夜前后,城下势态稍缓。他终于撑不住,暂时将指挥权交卸出去,于中军大帐胡乱找个角落,头枕马鞍入睡。

        这一两个时辰的睡眠是从急行军和战火中争分夺秒抢下来的,沾枕即着,弥足珍贵而乱梦丛生,浓黑得几乎像死亡本身。他梦见持续的血和火光。大雪中盛开的桃花和封冻的冰河,冰块在激流中旋转碰撞着流去,面目模糊的村女散开长发在溪边洗头。梦境像一串冰冷的珍珠,为城下遥遥的厮杀声、号角声、鼓声和鸡鸣所串起。

        他被黎明前突如其来降临的,死一般的寂静惊醒。

        俟呼吸稍微平定,他以手肘半撑着起身,扬声问:“什么时辰了?”一开口才发觉嗓音已经嘶哑。

        “刚至寅时。”一个声音应声接住向虚空发问的这一问。

        折可适不知什么时候回来的,正席地盘腿坐于火坑边。他兵甲未解,只卸下了头盔,红红的火光映着他俊秀、黝黑的脸。他似不曾经过昨夜那场恶战,自管安安静静地俯身向火,手里捧着一碗冒着腾腾热气的米粥。

        “你什么时候来的?”慕容复彻底清醒过来,于帐内环视一周。中军帐另一个角落里席地躺着郭景修,身上裹着披风,以系脖的红巾蒙于脸上,正发出如雷的鼾声。

        他坐起来,艰难地活动一下被马鞍桎梏得僵硬的头颈:“……西夏人收兵了?”

        “四更过半收的兵。”少年答。“我刚回来。”手中的粥太烫。他出神地盯着火盆,小心翼翼地转动着碗,轻轻地往粥面吹着气,似自言自语地道:“……城守住了。”

        慕容复没有立刻应,仍旧一动不动地坐于榻边,但顿觉周身血脉全数流通了。半晌方‘唔’了一声,立起身来。

        他出了账外,走去偏僻处小解,略为整理衣甲——这半个月来,所有在城外伏击的将士都是和衣而睡。

        夜空如晦。明亮的星河于头顶缓缓旋转,北斗七星璀璨得似乎要刺破天幕,白练般的这一条天河随时可能“哗啦”一声倾泻下来。

        他站着,默不作声地眺望了一会儿远处。几百步开外,夜色中蛰伏着一座黑色的城的轮廓,城头几点微茫的红灯闪烁:那就是平夏城,城内镇守着郭成和他的四千守兵。城外像钱塘江中秋大潮一般绵延开去,连绵不断的黑色起伏轮廓:那是西夏的连珠大营,前哨闪烁着寥落的几点灯火:那是西夏的小梁太后和她的号称三十万兵马。敌我就这么静静地对峙,昨夜那一场飞火流矢、昼夜不息的攻城战仿佛不曾发生过,惟有城头一面“郭”字红旗于风中翻卷,拍打着旗杆,发出猎猎响声。这一面大旗已经残破得不成模样:布满火箭、投石的痕迹,千疮百孔,烟熏火燎;可是西夏三十万人马猛攻十一天不下,它始终骄傲地、不屈不挠地矗立在那里。

        慕容复望了一会儿,回身缓步走回帐内。他就着半盆凉水洗手净面,走去火边坐下,接过少年递过来的半碗米粥,心不在焉地道了一声谢,端着碗侧头看一旁摊开的战阵地图,问:“昨晚战况如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