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 (2 / 3)

+A -A

        又是一日,赶在城楼上钟声响起的前一刻将最后一位亡魂送走,她想起似是有好些时日未曾和桥下的孤魂说说话了,于是趁着天色还未变成浓稠的血红色,她想与他说两句话。

        于是她攀着栏杆向河里喊着“喂!水里那个魂魄你还在吗?”

        等了许久回答她的只有沉默。孟婆不死心,继续喊着“喂,我可是正好碰上你小睡的时候了,若是能听到我的声音,便出来说说话吧。”

        然而又是沉默,“莫不是这几日里他被河水冲刷尽了?”

        孟婆心里一凉,可到底还是不死心的喊着:“喂——你还在不在呀。”

        原本应该是两个人的对话此刻忽地陷入一方无人应答的僵局里,凄凉缠绕着尴尬在这空旷无人的奈何桥上蔓延开来。凭借一股不知哪里来的倔强,孟婆固执的趴在栏杆上向下探着身子,盯着那块漆黑的石头使劲的瞧着。河水氤氲,蒸腾出朦朦胧胧的雾气笼住河面,用尽了力气也看不真切,不知那孤魂是否还在石头上,但看今日光景孤魂十有□□是被冲走了。

        “这回真的只有自己一人了。”孟婆心里这样想着,虽有些难过,但更多的却是无休止的愤怒,这股怒气没有任何目标的在她的胸腔里来回碰撞,于是连带着她的心肝脾胃肾都一起疼痛了起来。

        “原是我想要的太多了。”她愤愤难平,思绪也不管不顾起来“本还觉得上天终于肯怜我一怜,让我遇上个能听我说说话的,不用成天对着这些锅子、桥栏一样的死物,倒是我痴心妄想了。”

        越想越气,孟婆便起身狠狠踢了一脚煮汤的锅子,这一脚将锅子踢得东倒西歪滴溜溜的向一旁滚去。然而预想中的疼痛没有从脚尖如约而来,是了,自己早就是个死人了,人死了又怎么能感到疼痛呢。

        天边大片的黑色已快要将先前的血红赶尽杀绝,只剩一丝半缕零零落落的飘散着苟延残喘。孟婆瞬间泻尽了力气,瘫坐在桥上,自她摆脱肉身牵绊后,第一次觉得自己的灵魂也是这样沉重,这沉重感如有千斤一般,仿佛就要将她这样直直坠入地狱中去。在那一瞬间她甚至怀疑自己生前定是做了十恶不赦的孽,不然为什么单单是她经历这一切,可紧接着她又觉得自己是真的蠢,这难道不是你自己选的路吗?她在心里问自己。

        她抬起手捂住自己的脸,想要啜泣几声,可魂魄也是没有泪的。水鬼嚎叫的声音刺一样扎进耳朵里,冥界的天完全黑了,而她只能在这无止境的绝望里落荒而逃。

        “我是不信命运的”大概在她当了孟婆后的十几年里吧,孟婆曾和某个过桥的魂魄这样说过。她还记得那人是个四处游学的书生,流浪了大半辈子,拼了命想要考个功名却一无所成,最后疾病缠身饿死在穷乡僻壤的茅草屋里。

        那书生从三生石前站了很久,脸上无悲无喜,然后他平静的问孟婆“大人相信命运吗。”

        相信吗?此刻再拿出来问问自己吧,以后的空闲时间里都拿出来问问自己吧。

        记得那书生又问“大人可曾看过三生石,可知道自己上一世如何,下一世又当往何处去?”

        “既说了我不信命运,又怎会信这三生石,上一世早已成过眼云烟还去纠缠它作甚,下一世即使看了也带不进轮回道就更不用纠缠了。”不知为何,孟婆没能看向书生的双眼。

        “那这一世呢,大人可曾好好审视这一世。”

        不待自己回答那书生又说到“大人可知我从这石头上看见的是一个时刻都被欲望缠绕着的自己。虽然我活着的时候便知我的心底充满了欲望,可如今置身局外才明白我竟为此受了这么多的苦。每当我想到那些我苦苦追求一生都难以触及分毫的东西却让别人轻松捏在手里时,我便嫉妒的发狂,我问苍天也问自己,难道就活该我一生都不快乐,还是错在我太过贪婪想要的太多。问不到答案,也得不尝所愿,我日日几乎发狂。”他看着孟婆,嘴边扯出一个苦笑“人人都说死了就能解脱了,于是我也以为死便是最好的结局,可依我方才之见,下一世我还要过大同小异的生活。我也不信命运有所安排,所以你看我一辈子都在被命运惩罚,甚至下一辈子也不得善终。”

        书生跪倒在三生石前,满头灰白的发随着单薄的身躯抖动“明明我此刻已经想明白了,明明我已经选择屈服了,我下一世只想当个普通的农夫,不想再与命运斗了。为什么,为什么要让我全都忘了呢?”

        他跪在三生石前,忽而大声质问苍天,忽而用颤抖的声音讲述自己生平坎坷以求得神明同情,忽而破口大骂命运不公老天不开眼。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他的五官开始扭曲面色也变得青紫,然后他的声音变得尖锐刺耳,最后他的眼中流下了血泪——他成了厉鬼。阴差蜂拥而上,霎时便将他浸了三途河。

        于是他再也不会有满是磨难的下一生了。

        黑夜漫长无边,孟婆的心里被无边的恐惧淹没。她不知自己的选择是对的还是错的,她害怕违背命运后自己的下场,更害怕那还未到来的未知命运。她想呼救,随便是谁,只要能让她倚靠着哭一会儿就行,可她又能指望谁呢。

        ☆、第2章

        忘记那是在多久之前了,她只记得那年她快要十五岁了。因已经到了可以出嫁的年纪,所以这一年里也有几个说媒的上门来,但父亲都以她年纪尚小为理由推拒了。可娘私下里又说她总是要嫁人的,父亲推掉了这几个只不过是他觉得都不是很满意,待往后来说媒的多了,父亲自然会挑到一个满意的。

        于是那一年的的乞巧节,她便与父亲说她想去放河灯。千百年来女儿家的小心思都不曾变过,譬如她们都想要长得美一点,都想要得到多一点的夸赞,都希望自己能嫁个好儿郎。她不识得几个字,只是听娘说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她为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感动,便坚定不移的相信着这份圣洁情感的主人们一定会指引她遇上自己的归属。

        她并非生在什么富贵人家,爹在朝中担任一个可大可小的官职。虽然家境不能用清贫来形容,但也就是刚刚过得去。她是家中的长女,还有个刚满十岁的弟弟,那时的她还不叫孟婆,她有一个同她自己一样娇羞的名字——柔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渡河 分卷阅读2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