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 (2 / 2)

+A -A

        所以教科书告诉我们,于历史上的首个黑色星期五6,法国境内的圣殿骑士团成员皆被逮捕,在见不得光的审讯中迫害至死。

        当然,我们也可以马后炮的预见奥迪那家族以某种神奇的手段从这场屠杀中逃脱,并在索漠城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

        但他们终究没能逃过覆灭的命运。数年前的一场火灾,让这家上下几十口人的大家族全军覆没,只留下十七岁的小少爷迪卢木多,孤苦伶仃7。

        这位惹人怜爱的英俊青年并没有一蹶不振,他以一种令人钦佩的意志力抹去眼泪,收拾起行装投奔自己的远亲阿奇博尔德家族。假设这座苍凉陈旧的老城有热爱读书的绅士,那阿奇博尔德这个姓氏必然是响咣咣的。然而没有。

        在某个令人难忘的春天里,全城的女子都为失去迪卢木多而掉下眼泪。出发前夕,这位骑士的子孙收到了连马车都拖不走的众多礼物:精心烘焙的可口点心、亲手缝制的花衬衫甚至是大瓶的金丝线和纽扣……总之琳琅满目,堆砌成山。

        他把这些东西沿路送给了需要的人们,到达巴黎时竟已分发干净。由于他的慷慨举止让半个法国为之倾倒,当马车晃晃悠悠的驶进巴黎时,城中女子已为他排成两道,站在街边奋力挥动手帕以求佳人一盼。

        而道路的中央,站着神态各异的阿奇博尔德一家。比如火冒三丈的肯尼斯、怒气冲冲的艾尔梅洛伊、以及横眉竖目的阿奇博尔德等等。

        “初次见面,先生。”迪卢木多走上前去,顺从地弯下腰,亲吻他未来监护人的戒指。

        可对方并没有买他的帐。面前的中年男人不但甩开了迪卢木多的右手,还愤愤的说道:“全法兰西夹道欢迎很光荣,恩?不愧是奥迪那家的子孙,真会摆排场。”

        对于这毫无道理的指责,迪卢木多感到万分委屈却又无可辩驳。

        他曾经设想过在巴黎迎接他的是穷迫潦倒而无法抚养他的亲戚,并为此担心过。但片刻后他即想通,就算是从头奋斗,只要有一个温暖的家做后盾,迪卢木多.奥迪那定能重新站起。

        结果命运与他开了个玩笑。使他在受用一家彪悍远亲的同时,拥有一位从初次会面就看他百般不爽的养父。

        果然,德.阿奇博尔德在今后相处的日子中充分的证明了这点。假设前一秒他还在哈哈大笑,那下一秒看见迪卢木多后便会愁容满面。这种厌恶似乎是生理上的,有时候肯尼斯甚至还没意识到站在面前的是迪卢木多,眉头就已经皱起来了。

        老实的迪卢木多对此措手无措。这种为亲人所疏远的失落感,即便用全巴黎女人的热情都无法填补。

        尽管因为奥迪那家族庞大的遗产,肯尼斯不至于就此抛弃他——毕竟在迪卢木多成年前,奥迪那家族的财产都会划分到阿奇博尔德名下,而在此期间用这笔钱获得的收益属于阿奇博尔德。

        但为了挽回养父的好感,迪卢木多仍然煞费苦心的想了许多方法。

        比如说,听闻父亲是位妇孺皆知的剧作家后,迪卢木多迅速跑去剧院捧场。无奈乡野村夫对宫廷歌剧不感冒,看一半便沉入梦乡。更糟的是,由于他的超凡魅力,渐渐地一半观众都将望远镜转向他的睡颜,最终连女主角都弃演了,匆匆奔下台抚摸他的侧脸。

        事后肯尼斯对演出失败表示愤怒无比,之后他再也没有跟这家剧院合作过……不如说,他再也没写过歌剧。反正迪卢木多都能给他搞砸的写来干嘛。

        第4章瘟疫

        歌剧事件彻底摧毁了肯尼斯和迪卢木多的关系。大作家甚至毫不留情地出了一本小册子1来宣泄他的不满,让他的养子心急如焚。

        这被严寒笼罩般的父子关系从春季一直延续到夏季,再糟不过。但对肯尼斯来说却是接近曙光的黎明。

        痛苦的岁月已过去一半,成年后就让他卷铺盖滚蛋。

        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肯尼斯蘸起墨水准备埋头写作。然而他对着雪白的纸张思考再三,又将羽毛笔插回笔筒。

        他有一件非常担忧的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