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 (1 / 4)

+A -A

        *************************

        李斯小时候家境尚可,靠祖辈父辈辛苦耕作、省吃俭用攒下了十几亩良田。父亲虽是个本分的庄稼人,却难得的有头脑,羡慕有文化的士人。于是在李斯七岁的时候,父亲用好不容易攒下的钱供李斯和哥哥去学堂开了蒙,成了家族中第一个识字儿的。

        然而李斯十岁那年,一场变故永远改变了这个普通的上蔡人家。虽然楚国参与的大战并不算七国中最多,但那一年秦军的进攻使征兵令终于波及了这个上蔡边的小村落。不论母亲如何哭求,父亲仍然作为唯一的壮年男丁被征入了楚军。因为上一次村里征兵发生在李斯出生前,当时年幼的李斯对战争还有些懵懵懂懂,并不完全明白大哥、母亲和村里其他老人的悲伤。父亲见他仍摆弄着一支自己用树枝和兔毛做的笔,就哄他道,等父亲出门回来了给你带一支真正的笔吧。

        半年后,父亲回来了,却只是一具冰冷的尸体。更多被征发的村民,早已是尸骨无存了。

        下葬的时候,母亲哭得快晕了过去。一向坚强的大哥让母亲靠在自己宽阔的肩膀上,眼泪也止不住地往下流。大舅大婶等亲戚也只能叹气,劝李家节哀。只有小李斯蹲在墓坑边,整个人儿像失了魂一般。

        大舅担心地过来拍拍他,想把他抱到一边去。小李斯却转过脸,两只大眼睛红红的,泪痕却已经快干了。他问大舅:

        “爹为什么要去打仗?”

        “因为秦国来打我们。”

        “秦国为什么要来打我们?”

        “秦王贪心凶狠,要来抢楚王的东西。”

        “那楚王为什么不去打仗呢?”

        “因为他是楚王啊。那些个公子哥儿哪有去打仗的?”

        “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打仗呢?我也想要孙二的东西,但我又不会去杀了他……”

        大舅本来就是个脾气暴躁的,被一连串问了这么多与接下来的生计毫无干系的问题,一时火气上来啪地扇了他一个耳光。“你小子有毛病吗!怎么不问问你娘那十几亩地咋办?你爹没了,靠你们几个孤儿寡母……”想到这大舅这个硬汉也不由得抹起了眼泪。

        晚上,小李斯想到大舅的话,一个人躲在麦秸垛旁偷偷地哭。这时,身后一双臂膀将他瘦小的身躯搂进了怀里。

        “哥……”

        “二弟,”哥哥的大手抚着他的背,他这才发现哥哥的手是那么大,那么暖和:“有什么事跟哥说说。哥哥在,天就塌不下来。”

        哥哥温暖的声音让小李斯在漫长的一天中所积累的情绪都在这一刻崩塌,他只是不住地抽泣,整个人都在颤抖,哥哥一言不发地拍着他,抱着他。

        过了很久后,小李斯终于抬起头问哥哥:“我是不是个有毛病的孩子?”

        哥哥的神色很郑重,也很肯定:“当然不是。我的弟弟,是天下最聪明,最有感情的孩子。他碰到难题从来不认输,总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小就是这样。”哥哥笑着刮了刮他的鼻子,“就是有点爱哭。”

        小李斯望着哥哥的眼睛,他仿佛看见了父亲的眼睛,像松柏一样坚韧,大山一样宽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