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 (1 / 3)

+A -A

        眼珠子一转,高声道:“诶?谁的银子掉了!”

        一群人唰地低身去找,小安便拉着大丫头,嗖的挤到了最前排。然后,对着密密麻麻的告示,呆若木鸡。

        小安怔了怔,拿手肘碰了碰大丫头,“你识字吗?”

        大丫头盯着那张羊皮卷看了半晌,尴尬地垂下脑袋,脸红着摇头。

        “唉,早知道让五丫头也跟着来了!”小安懊恼。

        不过幸好人群中也有识字的,便逐字逐句地念出来,碰到些生僻的说法,还贴心地解释清楚。

        “所以,真的来了位钦差大人啊?”小安凑过去,问那识字的老叟。

        “是也是也。而且,这位大人奉大王的诏令前来寻人,王诏还是大王亲自撰写的,让钦差大人千里迢迢带来。看样子,他应该是大王跟前的红人,且地位不低。”那老叟侃侃而谈。

        “这王诏也很有讲究,一般人都不能动,除非有大王的特许。还有,就算贴出来示众了,咱们也只能看不能碰,不然,揭了就得完成上面的事情。”

        “这什么瞎讲究?”小安低声埋怨,复又问道,“那他要寻什么人啊?”

        “方才不是说了吗?左手小臂上有一处红色胎记,年纪十七左右的男子。若寻到了,便赏白银五百两。这五百两要是到手了,那可是一辈子吃穿不愁啊!唉!也不知道这人是谁,出来让大家伙发发财不也挺好的吗?哟,该不会是什么江洋大盗吧?还是得罪了王室?哎?小伙子,你作何揭王诏啊?哎?你快下来啊!哎?你怎么还把王诏揣怀里啊?哎?哎!哎——”

        只见小安抱一个带一个,转眼就消失在人声鼎沸处。

        县府中,一双鸟儿在假山上驻足,停歇了片刻,又扑腾着翅羽飞走。

        徐重德将一壶上好的贡茶,双手奉给钦差大臣魏书黎,“魏大人,这是下官初右迁时,大王御赐的贡茶,下官一直舍不得喝,今日恰好孝敬大人。”

        魏书黎接过,先浅饮一口试温,接着再品了一口,赞许道:“嗯,色泽墨绿,香郁味甘,山阴族进贡的‘孔雀子’,确实好茶。”

        徐重德笑得狡黠,“原以为魏大人年轻有为,没想到,连品茶也是人中翘楚。”

        魏书黎不吃这拍马屁的一套,只抬了抬眼皮,道:“本官怎比得上徐大人?我朝去年的进贡单子里就没有孔雀子了,徐大人竟还有存余,可见徐大人深受大王宠信,常人不可比拟。”

        徐重德一凛,听出话里的意思,随即谄媚道:“常大人折煞下官了!您是大王跟前的大红人,大王什么要事都交给您来办,最信任的就是大人您。下官这几两茶叶与您的比起来,只是九牛一毛。若大人喜欢,这茶叶便都送与大人了!”

        魏书黎放下茶杯,缓缓道:“徐大人不必紧张,本官随口一说罢了。君子不夺人所好,贡茶还是徐大人自己留着吧。只是......”

        “只是什么?”徐重德心口吊了桶水。

        魏书黎的眼神倏地凌厉,道:“只是,徐大人的永安县离国都尚远,消息倒灵通,本官上任不到一年,你竟知道大王信任本官?”

        话中有话,徐重德侧额滴下冷汗,“这,下官只是猜测,猜测罢了。大王劳师动众要寻人,他交给您来着办此事,断然是十分信得过您的!”

        魏书黎不动神色,“哦,看来徐大人年岁虽高,倒还有一颗七巧玲珑之心。”

        “大人......谬赞了。”

        魏书黎悠悠然起身,道:“寻人一事的确刻不容缓,但这两日王诏贴出去没有响动,本官闲得慌,便找了其他事情做。”

        徐重德流着汗拱手,“不知,下官可有此殊荣,了解一二?”

        魏书黎负手而立,“徐大人客气。你前日送本官的那两箱珠宝,本官觉得搬回国都劳民伤财,便都分给百姓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代嫁有风险,二次需谨慎 分卷阅读5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