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的事,她虽不曾亲见,但鸟族耳目众多,早有人将事态汇报给她。
——穗禾听说,旭凤进了璇玑宫,去时是一个人,回时却带走了一个锦觅。
雀灵信誓旦旦地保证,她亲眼见到,水神随在天帝身后,跟着天帝入了栖梧宫,关起门来也不知两个人大白天的做了什么,之后就再没看到水神出来。
自大婚事变以后,锦觅为旭凤带走,久居栖梧宫,早不是什么秘密。雀灵这话又说得暧昧,穗禾无论如何再坐不住,说什么也要来栖梧宫探探。
她走近旭凤,却一眼瞟到桌上圣谕:
“奉天运之永命,当亿兆之重责,将以保绥家邦,安固河山。魔界屯据敷仓,阻川为固,鼎祚震动,陷黎倒悬。是以躬戎衣为先驱,传懋德於遐裔。夜神温文肃敬,深达理体,仁为重任,以安万物。宜令监国,俾尔为政。”
——旭凤果真有意,将政务托付给润玉。
===
关乎这一夜,后世的史书,对于孔雀公主,有过这样一段记载:
“狼烟起,帝将征,主从之。亲承委属,协调军务,甚妥帖。
上赞曰,巾帼不让须眉。
主对曰,妾质本愚拙,为巾帼处不及卞城,让须眉处逊于燎原,恐难当此誉。”
后人还原这段对话,不难发现,这绝不是这位鸟族公主在单纯自谦。
卞城者,当专指当时卞城公主鎏英。鎏英自幼习武,弓马娴熟,才貌名动当世,以女子之身而率三军将士,实属罕见。第二次天魔大战,魔界前锋主帅,就是这位卞城公主。
燎原者,则是为燎原君,曾任五方天军副统领,在天帝还是火神之时,于夜神政变当日护主身亡。
孔雀公主倾心天帝日久,两族原有姻亲之盟,民间早传得纷纷扬扬。穗禾选择这个时机,主动提起这两个人来,其用意也并不难猜度。
只是史家春秋笔法,记载了这段对话,而没有实录天帝对此的回应,却在另一事件中直接呈现了这番对话的效果——
翌日,天帝发兵,同时命皇叔丹朱监国理政。
第17章
修史者不宜倾注太多主观情绪,故而史家惜字如金,往往只将史实记述一个轮廓,简明扼要直指结果。而后人即使花费大量精力去查找资料发掘证据,也很难真正还原当时事件的原貌。
因为人心难测,而每一个历史的参与者,本质上都是矛盾复杂的个体。
就如,单从上面那段史料来看,孔雀公主这次眼药似乎上得十分轻松,三言两语就令得天帝对夜神心生忌惮,有意防范于他。
但若再要结合另外几条史实来看,事态并非如此简单。
己酉日,天帝亲征,皇叔丹朱监国。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