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是一种誓言吗?
“我信你。”诸葛亮缓缓的说出口。语气中显出一分信念,眉宇间透出一种正色,执扇的手轻轻摇动。
赵云只是一愣,剑眉星目之间只露出几分局促,腼腆的愣在那里,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诸葛亮暗自握紧了掌心之中的手。。
一眼望去,雾气已经尽然散开。
无论何时,我都信你。这是诸葛亮默然在心底,并未说出的一句话。不仅仅是因为赵云一身是胆,忠以卫上,也不仅仅是因为赵云淡泊宁静,不卑不亢。
烛光剪下赵云的侧影,宛若芝兰碎玉般的映在诸葛亮的心头,那般柔和,那般宁静,却又带着一丝毫不逼人的霸气。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霸气,他们才敢与天命相争,为着自己心中所念所想,为着那一分不可言他的责任,在风雨飘零的后汉末年,一同迎上那未知的命途,为了季汉。
所以,当诸葛亮站在殿堂上从容分配军令的时候,望着那抹侧影,还是会有片刻失神。
他老了,他亦是。
不得不注视到子龙如霜的鬓发,不得不发出英雄不再的感概。
心中生着怜悯,为赵云,为蜀汉,更为自己
而赵云却氤氲着怒气,执拿笏板的手,紧紧攥着,指节发白。
“丞相,丞相北伐点将,为何独弃我于不顾。”他尾音上扬。寂静的殿堂上似乎有回音声响,那双眸色极亮的双眼从始至终都只定定看着诸葛亮一人。
大多数人都很少见到赵云的情绪波动的样子,除了平定益州那年,用骠骑将军大司马霍去病劝谏先帝,不争百姓桑田房舍,还有先帝讨伐孙吴那年,他连连上谏,激昂于朝堂之上澄明利害关系的时候。
往往所见,赵云都只是站在刘备身边,宛若一块暖玉,安静的尽着自己本分。
诸葛亮依旧沉稳,摇了摇头“五虎上将,唯留子龙,且白发如霜,亮怎忍心再叫子龙上马驰骋,疆场迎敌?还是留在成都助陛下统摄后方……”
从平南回来的时候,诸葛亮得知了马超病故的消息,守在一旁的仆婢说,斄乡侯去的很平静,和生前的波澜壮阔并不相同。
诸葛亮抿唇,耳旁似乎是马岱的阵阵悲痛“兄长他定是不平于此吧......”
心间陡然涌现出一股寒流,诸葛亮很难想象,若是赵子龙...若是子龙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