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到现在位置,大楚还没有遇到过从海上来的国际友人,但是平安不会以为这个世界上真的就只有大楚一个国家,除此之外全是四方蛮夷。
毕竟现在的大楚,已经有不少从外族那边传进来的物种——虽然多半都是走陆路,越过草原从西北那边过来。但这些已经足以证明这里的世界格局跟前世不会相差太多。
既然如此,大航海时代迟早还是会来的。
大楚如果没有任何准备,将来面对海上战争,势必会处于弱势。到时候就只能任人宰割了。所以平安觉得,从现在开始就要做好准备。而要做到这一点,海军训练刻不容缓。
这段时间在沿海地区考察,平安发现,虽然这些下海捕鱼的渔民们只是在近海一带行动,但是他们对于大海的了解和许多经验,都是很有参考的价值和意义的。
而朝廷现在的水师,除了每年在金明池上表演一下给皇帝看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用武之地。就算跟海盗的战斗,也多半是在陆地上进行。只要对方逃进海里就算了。
在这种情况下,平安认为,可以以这些有经验的渔民为基础来组建海军,这样初期就不会面对完全不了解情况,不知道该怎么做的窘境。等到吸收了足够的经验,便能够逐渐开始扩大规模,招收更多的士兵。
当然,除此之外,造船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否则没有足够好的海船,海战还是会吃亏。不过这方面平安也没什么好办法,他虽然懂得许多冷门知识,但是并不全能;虽然拆过轮船模型,但是要画出设计图还是太过勉强。
这方面只能慢慢来了。不过明朝时中国就制造出了可以下西洋的宝船,平安相信以大楚举国之力,早晚也能够制造出同样优秀的船只来。到时候再在船只外围包裹上钢铁,海上霸主的称号,或许就要换人了。
当然,之所以说平安做的这些都是“补救措施”,是因为一旦海军形成规模,到时候自然可以扬帆出海,开始探索海外的世界。
而且平安一直记得继续往南的地方如越南等地,水稻都是一年三熟的,只要能够找到这些地方,到时候缺少多少粮食就能买多少回来。而且最初的航海时代,殖民初期占领土地完全是“谁发现属于谁”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大楚只要有能力,完全可以为自己弄到足够宽广的国土。
同时大楚还可以跟其他国家建交,顺便将东南和江南弄出来的丝绸茶叶什么的销往外国,牟取暴利。
说起来很神奇,本来是因为种种原因而各自产生的三个计划,却在平安这里,变得环环相扣了。如果真的能够做成,那么这件事情上,大楚可以说是彻底立于不败之地。赵璨那边自然会少了许多后顾之忧,而可以全力去实施。
将计划书写完,感觉自己的脑髓都已经被榨干了的平安便立刻将这些事情都抛开,继续游山玩水,完全不去管这些事。
而赵璨这边,收到平安送来的计划书,又惊又喜的同时,也不免有些哭笑不得,“平安真是见不得我有一刻闲着。有这两件事,足够我接下来忙碌好一阵了。”
开阳只当自己没有听见这句话,板着脸道,“平安还在海边找到了两个经验丰富,会造船的老人,也让我带回来了。殿下要不要见见?”
“自然是要见的。”赵璨闻言忍不住一笑。平安虽然在信里说这件事他帮不上忙,但心里显然并不那么想,还花费功夫千方百计找到了这两个造船的人。
能让他那么重视,想来这里两人应该很有能耐,既然如此,他自然要见一见。
除此之外,平安还设法送回来了一箱子海产。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千里迢迢送过来,这些东西竟然没有放臭了。开箱子的时候赵璨都吓了一跳。
当然,他猜不到的东西,也有开阳一一汇报,“平安好像在里面放了冰块,不过如今都化得差不多了。”
在小渔村里当然不可能有冰块,这些冰都是平安自制的。为了保证运输成功,他还特意弄出了一个制冰的工具交给开阳,每天弄一点冰块加进去。
“恐怕上贡的东西也没有这样尽心。”赵璨不由感叹。就算是天潢贵胄,但因为住在京城里,所以吃到海鲜的时候也不多。一般都是晒干了的海货,腥味很重。除此之外,冬天的时候才有可能会吃到新鲜的。
虽然赵璨并不喜欢,但平安这份用心的确十分难得,他心里自然高兴。
然而没等赵璨高兴完,开阳已经道,“平安也是这么说,所以让殿下将这一箱子海产进献给陛下。”
“什么?”赵璨几乎疑心自己听错了。
心上人千里迢迢送回来的好东西居然不是给我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