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186 (3 / 3)

+A -A

        开阳十分同情自家殿下,但也不知道是不是跟平安在一起的时间长了,自觉的把自己当成了平安那边的人,所以面对赵璨的时候,他心中也没有了以前那种畏惧的情绪,反而多了几分看热闹的幸灾乐祸。

        “平安说,桑基鱼塘的事也就罢了,既然要把‘功劳’给许悠,殿下表面上最好不要沾手。但海军和造船的事,却是不能假他人之手的,殿下必须要抓在手里。”开阳道,“要让陛下同意,自然要给些好处。”

        “他原话怎么说的?”赵璨问。

        开阳便模仿平安的语气:“咳……具体的计划就不要让陛下知道了,让你们殿下把海产献上去,就说海里有不少好东西,要训练一批人,再造个船去下海捕捞。”

        赵璨:“……”忽然感觉好敷衍,在平安心里,皇帝居然是这么好糊弄的吗?

        他不得不去想,要是自己没有把开阳送到平安身边去,说不准平安这会儿已经开始忽悠自己了。

        如此一想,赵璨立刻觉得很不安全,他目露怀疑的盯着开阳,气势完全爆发出来,“还有什么是平安要你瞒着我的?”

        开阳被他突然的行为吓了一跳,下意识的说了实话,“平安还跟着采珠人……下……了……水……”说到一半他反应过来了,但当着赵璨的面,只好硬着头皮说完。

        平安我真的不是故意出卖你的!

        第154章陌上花开缓缓归

        事实证明,平安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都是需要人全力以赴的大手笔。

        赵璨之前开玩笑说这两件事自己要忙“一阵子”,事实上,这些事他足足忙碌了两年多,才完成了初步的目标。

        现在江南那边已经刮起了桑基鱼塘的风,毕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不会去考虑整个国家的粮食产量有多少,够不够吃。他们所能顾虑的,只有自己的这个小家庭。而毫无疑问,种桑养蚕顺便养鱼,要比种粮食的收入高太多,让人怎么能不眼红?

        况且官府也没有阻拦,而是大力推广,大家自然觉得这肯定是好的,于是盲目跟从。

        海军这边的进展比较令人揪心。因为对外打出的是捕捞珍贵海产品的口号,所以训练的地方被赵璨光明正大的放在了东南。正所谓灯下黑,齐王虽然也会让人盯着,但是心理上就不相信这里真的藏着什么秘密,所以也不太关注,正方便了赵璨。

        但因为是零基础开始组建,现在的队伍跟草台班子也差不多,目前还是在训练士兵们海上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搭配上对外的那个说辞,他们与其说是“海军”,不如说是“官方捕鱼船队”。

        甚至有不少海军士兵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是从渔民之中招收过来,在这上面经验丰富,如鱼得水,也在捕捞上面投入了巨大的热情。

        除此之外,令赵璨哭笑不得的是,也不知道周围的渔民们是怎么得到了消息,又是怎么想的,居然慢慢的开始跟在这个“官方捕鱼船队”后面一起出海。一开始只是零星的船只,后来队伍规模越来越大,现在周围方圆数十里的渔船都有过来加入的。

        反正对于绝大多数的渔民来说,他们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船上度过的,在哪里都一样。

        这并不是夸张,事实上,真的有些人生下来就住在船上,在陆地上没有土地,也没有房屋,除了下船卖鱼之外,基本上不会到陆地上去。他们已经习惯了水上的生活,对于所谓“家乡”自然没什么归属感,说走就走。

        毕竟对于这些靠海吃饭的人来说,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而有什么比跟着官船更让人有安全感的呢?

        事实也正是如此,加入了队伍之后,在风浪来的时候,官船会组织大家结成船队一起抵抗,小型的风浪几乎都不会有什么影响和损失,大大提高了大家在海面上生存的可能,收入也比之前丰厚了。

        所以到现在为之,海军做出最大的贡献,就是给朝廷上贡了不少海产。所以这两年来,皇帝的赏赐之中,金银铜之类的已经很少了,都换成了珍珠珊瑚等特产,重臣们时不时还能吃到海边送上来的新鲜海货,海参鲍鱼之类。

        不过最近赵璨已经让他们逐渐增加航行的距离,并且试着绘制海图,不再跟那些民间的打渔船混在一起了。当然,留下几艘船替渔民们护航倒没有问题。

        这种探索未知领域的工作总是充满了危险,所以赵璨并不着急。毕竟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若是就这么折损了,就太过可惜。通过这些工作来一点一点的磨练他们,循序渐进,将来才能得到一支精锐海军。为此即便是多花费一些时间,也十分值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186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