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210 (1 / 3)

+A -A

        平安笑着招呼他坐下,“趁着陛下还没回来,我先给你简单的说一下……”

        “等等,让我猜一猜。”冯玉堂说,“这次让我回京,是要开办武学,吸纳各地中层将领进入其中学习?我想大人的意思,应该是要通过这种办法加强对各地军队的掌控吧?毕竟这些中层军官,将来或许就能执掌一地军队。另外,年轻人心思活络,学习起打人教的东西也更容易接受,如此潜移默化,待将来时机成熟时实行变革,自然能够一举功成。我猜得对不对?”

        平安惊奇的看着他,“全对。你是怎么知道的?莫非真是才出来的?”

        几年不见,难道冯玉堂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吗?

        冯玉堂笑着道,“后面是猜出来的。前面的消息,是在宫门口休息时,跟人说话打听到的。”

        他又不是神仙,自然不可能凭空猜出平安的目的。只是从曹彰那里打探到了一点消息罢了。

        虽然曹彰知道得也不清不楚,但冯玉堂是什么人?以他的能力,知道一个开头,也差不多能将整件事情推断出来了。甚至连平安的目的,他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原来是这样。”平安也忍不住笑了,“看来朝中消息灵通的人不少。”

        既然冯玉堂已经猜到了,那平安也就不必说了,他正要问一下西北的事,便有小太监过来通传,说是赵璨那边结束了,请他过去。

        “那就走吧。”平安站起身道,“陛下对西北那边的事很感兴趣,待会儿先将这件事情理清楚,交代出去,你就能腾出手来忙武学的事了。”

        平安带着冯玉堂进入本初殿,一路上遇到的人都会退避行礼,完全没有通报的意思。这种态度让冯玉堂心中的某个猜测越发明显。

        赵璨正坐在御案后面批阅奏折,听见声音,便抬起头来。

        他早就知道平安手底下还有这么一支人手,但是机缘巧合,却一直都没有接触过。这时候终于见到冯玉堂,便不免用心打量了一番,见他端庄沉稳、态度从容,不由心下点头。

        能够被平安看重的人当然不会简单,但是冯玉堂表现得比赵璨设想的更加出色一些。

        赵璨可以肯定的说,在同龄人之中,冯玉堂即便不是最优秀的那一个,也一定是顶尖的几个之一。

        这种认知让赵璨心里生出一些不怎么美妙的感觉。

        若是认真分辨,应该是他对冯玉堂一种隐约的戒备和不喜。倒不是说冯玉堂真的优秀到了赵璨认为他能够威胁自己的地步,只不过对于赵璨来说,平安对冯玉堂的重视,更让他心中警惕。

        别看平安认识的人不少,但真正能够走到他心里的却没有几个。而冯玉堂就是这少数几个人之一,并且……在那么早以前,当赵璨自己还怀着利用平安的心思时,冯玉堂就已经对平安献出忠诚,即便平安安排他在西北一待就是八年,这种忠心也没有丝毫改变。

        平安很优秀,个人魅力也毋庸置疑,赵璨从前很清楚这一点,但总没有非常具体的认知——哪怕曾经有过一个乌龙一样的温成碧,也几乎没有被他看在眼里。

        但冯玉堂不一样。因为平安非常重视他,这种重视具体体现在,从知道冯玉堂要回来开始,平安就一直表现得很兴奋,好几次甚至忽略了他。

        所以现在赵璨对冯玉堂,就是一种既挑剔又满意的诡异态度。

        冯玉堂敏锐的察觉到了他目光中的打量和评估,但他只以为这是皇帝对自己的评判之一,所以并不怎么在意。行过礼之后,便开始讲述自己在西北所做的安排。

        因为这些事接下来都是要交给别人去办的,所以冯玉堂说得很细致。具体到在哪里安排了什么人,有什么用,甚至将来要如何做,他也给出了简单的建议。

        因为他说得毫无保留,所以赵璨和平安很快就发现,他在那边已经编织出了一张严密的网,而绳头拽在他的手里,只要轻轻一拉,就能收网。

        两人对视了一眼,脸上的表情都有些凝重。

        虽然他们之前就猜到冯玉堂肯定做了不少工作,但也没有想到居然能够做到这个地步。他在西戎和北狄都安插了不少人,而且这些人并不是那种打探点儿无用消息的棋子,而是实实在在打入到对方高层之中,甚至能够影响到决策层的意见!

        有了这些人在,之前平安所说的和平演变的设想,便有可能成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210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