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男,种田难_分节阅读_6 (3 / 3)

+A -A

        ☆、土包子进城

        把洗好的萝卜带回家,我干脆用菜刀劈成四块挂在晾衣杆上继续蒸发水分,反正最后也是要切块的。然后指挥迟浩然背着两个从柴房里翻出来的空陶土坛到小河边洗干净,我则钻进厨房烧了一大锅水,准备做泡菜,顺便把盐罐扒拉过来检查了一下,嗯,还有不少,不过做完泡菜估计就不剩什么了,明天记得买点。

        迟浩然动作挺快的,我水烧开没多久就回来了。用开水把两个坛子里里外外都再冲洗了一遍,然后把剩下的半锅水都倒进一个坛子里,再加了大半罐子食盐,又把坛子放回柴房去。迟浩然貌似有满腹疑问,我只好耐心解释道,“这是我家乡的做法,把暂时不吃的蔬菜腌制起来,你看我们有那么多萝卜,一时也吃不了,干脆稍微加工一下,味道更好”。完全没管他能不能听懂什么叫“加工”。

        其实我是打算做四川泡菜,不过做法只听过同学的女朋友提过,之所以到现在还有印象也要归功于我们一帮人在某一个时期对调侃某国的源源不断的热情。据说四川泡菜做法很简单:一个坛子、一包盐就够了,禁忌就是生水和油。再据说要想做得好吃,还要加姜、小辣椒、蒜头之类的调料,最好加点白酒,坛子里的东西不太会坏。反正这东西就是可以很讲究,也可以很不讲究,鉴于目前的生存环境只比家徒四壁略好一点,还是不讲究吧。更何况我还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姜之类的东西呢,明天可以去集市上找找看。

        我等啊等,洗澡吃饭洗衣服通通搞定之后那坛水都没完全凉透,看来不该盖上盖子的,一时脑残忘记了。躺在床上跟迟浩然商量明天赶集要带的东西,其实也就是我那件料子不错的衣服,不知道能换多少钱,还有需要买的东西,好在也不多,差不多就是盐了。其实物质匮乏也不是坏事,对于咱们这种贫困家庭来说更是如此,都没啥机会得红眼病。

        考虑到迟浩然这家伙还要继续深造,我留了心眼,拐弯抹角问了下他的笔墨纸砚还剩多少,这些天只看到几本书,根本没注意到其他东西放到哪里了,总不能卖了吧!迟浩然声音低下去,好一会儿才说,这些东西都放在先生家里,还有好些书也在那里,还问我要不要学写字,要的话他可以教我。

        作为一个理科男和“准民工”,说真的,我对古汉语没什么兴趣,平时看书也基本以技术类为主,消遣嘛更偏爱游戏和电影,嗯,其他方面还有美丽动人的苍老师。不过现在独自漂在异世,虽然跟着迟浩然混,但也不能满足于做个睁眼瞎,丢了全中国大学生的脸。咳咳,反正这儿也没别人,全中国大学生们,你们就让我代表一回

        吧。

        打定主意,我当然对迟浩然的“好为人师”表示了高度的赞扬,并热情洋溢地发表了一通我对知识滔滔不绝的热爱,听得我和迟浩然鸡皮疙瘩掉一地,当然可能还混着少许节操。不管怎么说,我更期待明天的赶集了,裹着被子在床上滚来滚去,迟浩然也不抗议我的野蛮行为,一只胳膊撑着头,用平时看海棠和虎子的眼神看着我。

        我在心里翻个白眼,起身去看水凉透了没,摸着坛身一丝热气都没了,才把萝卜切得更小再丢进去,再往坛沿加了些凉水。就等着人品爆发了,小伟子,希望你女朋友没说错。如果没错的话,正好用来冲抵你欠我的四部片子,别以为我忘了。

        也许是晚上太兴奋,我在床上折腾了好久才睡着,还连累了迟浩然。于是第二天都起得迟了,是虎子翻墙进来把我们叫起来的。我迷迷糊糊看着窗外虎子的小脑袋,还以为自己在做梦。迟浩然倒是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火速穿好自己的衣服,过来帮我梳好发髻才给虎子开门。

        虎子帮忙打了盆凉水,看我依然一副梦游的样子,又顺手递了块湿毛巾给我。

        “……”

        瞬间清醒多了,看虎子一脸关切的样子,我只能用无奈地看了看依然紧闭的院门和低矮的院墙,古代的治安真是太好了。

        洗脸漱口完毕,我就被虎子跟迟浩然急吼吼地拉走了,院门一打开,果然看到海棠邹成一团的小脸,虽然很可爱,但是小姑娘严肃的表情完美地堵住了我的嘴。鉴于此,我也只能摸摸头,讨好地冲小姑奶奶笑笑,然后躲到迟浩然背后,企图避开小萝莉谴责的小眼神。同行的不仅有海棠的爹娘,还有村里的迟大夫和刚收的小徒弟迟小明,也是迟大夫大哥的儿子,以及另外几个村民。一行人里只有我跟迟浩然最轻松,两个人才背了一个背篓,里面放着我那件准备当掉的衣服,其他人都背着好些农产品和绣活,就连虎子都扛着据说是他爹打猎获得一只狍子,当然是风干了的。

        山路没有我想的那么难走,除了刚出村的那一里路因山势的原因有点崎岖外,其余路段都挺宽阔平坦的,路上还有牛车拉客。也对,这里的村民跟外界联系挺紧密的,丰收之后要去镇上卖粮食,平日里也会拿点绣活换点零花钱,加上村里人的技法是海棠的奶奶和姑奶奶从北方带过来的,据说与南方的技巧和风格都有明显的差异,算是新鲜玩意儿,因此销路不错。海棠娘和虎子娘都是个中好手,两人出嫁前就是闺蜜,出嫁后关系依然不一般,整个一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好拍档。

        这还是我到这里后第一次出远门,自然要

        东张西望一番才能对我旺盛的好奇心有个交代。我们走的这条路应该是主干道,隔一段路就会有人从其他小路上赶过来,都是负重前行的状态,偶尔还会碰到我们村里的人的亲戚,一路呼朋引伴好不热闹。

        走了得有两个钟头,我才看到城墙,城门已经开了。我还有点惊奇,这地界要不要这么高级,连个镇上都有城墙,还有官兵守城门,这难道不是大城市才有的待遇吗?迟浩然他们见怪不怪,很自然地走入城门,同行的一个叫迟福的村民还跟一个守门的官兵打了声招呼,据说两人是亲兄弟。大哥叫迟福,那小弟叫什么呢?难道叫迟暮?

        正胡思乱想着,迟浩然在耳边来了句,小的叫迟喜。如果嘴里有水我真的要喷出来了,“慈禧”啊!迟浩然不解地看着我不停变换的表情,好吧,其实赐福赐喜不仅不搞笑,而且还很吉利,但挡不住中文深不可测的谐音啊。

        进了城大家也就散了,只约好下午四点在城门口集合。虎子跟着海棠一家走,反正海棠爹也有也没要卖,我要求迟浩然带我去当铺。

        本以为一个镇有城墙已经够威武了,没想到人家真正牛逼在硬件设施上。这路修得,啧啧。这楼盖得,啧啧。这菜香得,啧啧。我一路赞叹个没完,没有半点见过世面的现代人的矜持。迟浩然脾气好,也没装作不认识我,反而花一文钱买了两个大白馒头,我们俩一人一个吃了。古代人就是实在,馒头真大,而且味道也好,吃上去也没感受到什么添加剂的味道。尽管有点噎人,还是没两下就统统送进肚子里,对我来说,饿着肚子走好几里山路可是头一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种田男,种田难 种田男,种田难_分节阅读_6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