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男,种田难_分节阅读_12 (1 / 3)

+A -A

        是青壮年,其中就有迟李氏的丈夫。迟李氏因为刚怀孕,被娘家接回去住几天,逃过一劫。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没扛过去,村里还有一个男的,当时还是很小的小孩,发了几天疹子就好了,现在脸上只有淡淡的疤,别的一切都正常,现在已经正常结婚生子了。

        听迟浩然的描述,我觉得那几个不幸去世的人根本不是漆树过敏,反倒像水痘,漆树过敏不传染一般也不致命,但水痘会,而且年纪越小出水痘越安全,这也是小孩活下来,大人反而去了的原因。

        虽然只是猜测,我也算完全放心了。上次的悲剧只是偶然事件,也就是说我根本不会有事。尽管如此,我也不敢把我的推论告诉迟浩然,毕竟在户口簿上,我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孩。智多近妖,我还想平平静静地过日子呢。

        隔离的这些天实在太闲了,就三件事:读书、吃饭、睡觉。我在现代的房间只有十几平米,这里不算院子在内都比我的小窝大了十倍不止,但我就是待不住了。没有网络和pp的宅一点也不愉快,我现在最最迫切的希望就是迟大夫赶快认证我已经全面安全了,把我放出去,就算让我下地干活也行。

        因为太无聊,我只能教迟浩然下五子棋。棋盘是自己划的,棋子是在院子里捡的,我执石块,他执木条。迟浩然进步神速,好在一直让着我,不然我肯定不带他玩儿了。这天两人激战正酣,却听到外面传来敲门声。

        我和迟浩然对视一眼,难道是来放我们出去的?

        ☆、归来

        门外的人居然是消失了好久的王先生。

        不过他来了也没用,虽然主要隔离对象是我,但因为迟浩然一直跟我混,他也属于高危物种,村里人绝对不会放他出去的。村长家就在隔壁呢,悄悄地出来都不行,我让王先生找村长聊去,我们是无力接待了。

        没想到过了一会儿,村长居然亲自过来了,还带着他的宝贝女儿海棠,告知我们自由了。我不由咋舌,王先生能量可真大啊。村长任劳任怨送了半个月水和蔬菜,也没狠下心放我们出来,王先生去了这么一会儿,估计还没说几句话,我们就得到自由了。

        后来我才知道,王先生这几句话含金量有多重。

        不过那时候我也管不着了,要不是还有一丝理智要招待客人兼大恩人,我恨不得山上山下跑两圈。迟浩然这小子反正无所谓,看书、吃饭、下棋、睡觉已经完全能满足他了,要不是我拖着他下棋、吃饭,估计他可以只做两件事。我现在已经不确定授课这件事是否真的能让他喜欢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教书再怎么烦也比种地好吧,至少也算能手不释卷的工种。

        王先生跟村长又在门口客气了一番,趁此期间,海棠向我提了个小小的要求。这姑娘跟过来是因为舍不得那窝小兔子,特意跟来问能不能多养几天,保证养得白白胖胖的。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白白是不可能的,但胖胖还是可以的。我当然“大方”地同意了,海棠又是一阵乐呵。好在村长没对海棠姑娘被卖了还帮人数钱的行为加以评论,寒暄完就抱着小姑娘走了,否则我真是要无地自容了。

        为显示我的热情好客,也为给迟浩然和王先生留点空间,我自告奋勇去煮茶。美其名曰煮茶,其实也就是泡茶而已。水是迟家村边流动的溪水,茶是临风阁顺来的好茶,也算不辜负才子与才子之间一番饱含□的对话吧。

        等我泡好茶过去的时候,发现客厅兼临时书房的谈话并不热络,两人没有论私人情感,而是先就教学经验进行了一番交流,再就学生资质一一点评,如何因材施教又是一番罗嗦,然后王先生表达了对迟浩然高度的赞美和期许。没有半点实质进展,枉费我的一番苦心。

        不知两人在谈什么,说着说着声音就小了,我踮起脚尖支起耳朵想听得更清楚一点,却听到客厅里传来迟浩然的声音:“小锦,茶好了吗?”吓得我一哆嗦,差点把茶泼到自己手上。

        被发现了。

        我厚着脸皮淡定地走进去,给王先生和自己各倒了一杯茶,王先生坐在了我平时的位置上,我

        只好坐到迟浩然旁边。看他可怜,顺手也帮他倒了一杯。

        多了我这个外人,谈话方向就变了。王先生先是对我不幸遭遇进行慰问,又关心我的身体情况,最后把他说服村长的话跟我讲了一遍。

        事实跟我猜测的情况差不多,不同的是这是从京城来的科学常识,漆树过敏不会传染和导致死亡,迟家村的悲剧应该是出于一系列的偶然事件。这回除了解救我脱离出宅的苦海外,王先生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皇帝陛下打算明年开恩科了。这是王先生从京城听来的小道消息。哦,此外,京城改名了,现在正式更名为——长安。

        唐粉,不解释。

        王先生十分健谈,又跟我们介绍了一番长安城的风物和路上的见闻。虽然很不耻皇帝陛下不知是自大还是脑残粉的更名行为,但能增长见识总是好的。王先生风趣幽默,博闻强识,是个讲故事的高手。我听得津津有味,不由有点羡慕跟他一起出行的杨淳风,还有他的资深好徒弟迟浩然——我以前怎么没遇到这么有趣的老师啊,难怪迟浩然会情不自禁,咳咳,老妈小姨,我不是在说你们啊。

        王先生此次进京是受杨淳风邀请,参加其家族举行的活动,活动内容王先生没细说,但透露的信息却不少。比如,杨淳风原来也是读书人,跟迟浩然的耕读传家不同,人家出身商贾之家,家族在本朝各地均有分号,涉足酒肆茶楼、绫罗绸缎、珠宝古玩等多项业务,家里跟威远将军沾亲带故。简而言之,就是一官二代与富二代的结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种田男,种田难 种田男,种田难_分节阅读_12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