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2 / 3)

+A -A

        “双儿你说说!”我又指指双儿。

        双儿两个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不行不行我说不来反正少爷酿的酒肯定是好酒!”

        “傻丫头是你酒曲做的好!这里面有你一半功劳。”我揉揉她的头。

        “没有没有。”双儿小脸一红:“是少爷教的好!双儿不过照着做罢了!”

        笑笑没再为难她直接看看尉迟红:“夫人你见多识广的说说这酒咋样?”

        尉迟红笑了:“关叔说的不错这酒的确是我所见所尝过的最好的酒。其色如冰玉其香气如兰芝味道醇正回味悠长而且喝了有股让人温暖的感觉比之郑公做酿醽醁、翠涛两种名品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差点儿忘了魏征魏老头不仅是个史上有名的谏臣而且本身是个酒中君子而且还是个酿酒专家他的酿酒技术是向西域人学的号称什么“大宛之法”。其代表作就是两种名酒一叫醽醁一叫翠涛据说这两种名酒贮盛在小口大肚的瓶子里味道是世间少有。李大帝也对这两种酒十分赏识特地写了一诗加以赞美。诗似乎是这么写的:“醽醁胜兰生翠涛过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

        虽有夸大但也是对老魏所酿好酒的肯定。

        不知道要是给我这酒送了李大帝他会不会也写诗了啥的赞美一下?嘿嘿到时候想不出名都难啊!

        一个人的想的开心顺口就问道:“那夫人你说说这酒订个什么价钱合适?”

        尉迟红眉头皱了皱想了想说道:“若这酒产量有限供应不多的话那到时价格之高肯定乎夫君想象。若这酒能大量生产供应充足的话价格估计翻现在那些名酒的一番也就是个头了。”

        摇摇头我叹口气:“咱庄子肯定不可能大量生产的一来没那么多粮食二来没那么大产量。就算酒坊全力开工一口锅5来斤五口锅25斤去了损耗能一次产2来斤酒就算是个头了。这样算一个月最多也就生产5来斤。按了庄子的情况我估摸着等过几年粮食充足了到是能考虑扩大生产现在嘛不可能。”

        “如此说夫君造酒是打算做这酒水生意?”尉迟红看看我。

        “是啊!”我点点头。

        “不行!”一屋子人包括铁牛都异口同声的反对。

        “为哈?”我愣住了。

        “商为贱业夫君绝对不能亲自挂了名头去做。”尉迟红严肃的说道。

        “那咋挣钱?”我问道:“这么多酒不拿去卖多可惜啊?”

        “夫君又糊涂了。”尉迟红冲我摇摇头:“去卖可以但不能由您直接出面。否则那些御史言官的烦都能烦死你!”

        其他人跟了点头。

        重农轻商自汉朝独尊儒术之后这种思想就在每一个当政者心理生根芽就连号称风气开放的唐朝亦不免俗。

        自汉代晁错第一个提出“农本商末”的理论起至东汉的王符在其《潜夫论。浮侈第十二》中曾说:“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治本者少浮食者众。商邑翼翼四方是极。今察洛阳浮末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者什于浮末。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农与商的关系就被所有统治阶级认定为本与末的关系。农为本商为末成为了一种理所当然尽管没有哪个朝代真正离开过商业但这观念就是如此的根深蒂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唐农 第55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