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2 / 2)

+A -A

        考试内容是数学,参考书目是《九章算术》,作者不详多人,在汉朝算是比较通用的教材,相对更早的《周髀算经》与天体的关联更大,不适合数学的普及,反而是这本一共246题的习题集成为书院里通用的算术教材。

        就像字面上的意思一样,这本书共分为九章。

        方田:主要是田亩面积的计算和分数的计算,是世界上最早对分数进行系统叙述的着作。

        粟米:主要是粮食交易的计算方法,其中涉及许多比例问题。

        衰分:主要内容为分配比例的算法。

        少广:主要讲开平方和开立方的方法。

        商功:主要是土石方和用工量等工程数学问题,以体积的计算为主。

        均输:计算税收等更加复杂的比例问题。

        盈不足:双设法的问题。

        方程:主要是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正负数的加减法,在世界数学史上是第一次出现。

        勾股:勾股定理的应用。

        这次比试的内容当然从理论上说以这本教材为准,包括但不限于书中的习题,不过对于一般的士大夫而言,只要掌握其中最为基本的运算即可,像是负数什么的内容都是打星号的。王粲在这年代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才子,文章写的好不说,围棋、数学等都有所涉猎,且在当时的水准之下名列前茅,就连仅限于太史令掌握的天文运算他也都有颇为精通,这里的太史令可不是什么史官,而是后世中司天监的地位。

        王粲的才华是如此的出众以至于书院中其他人没有能够与他匹敌的。这句话在现在仍然能够使用是因为他的重点是人,对于来自一千八百年之后的猫来说,这几乎是接近于开作弊器的问题了。

        计算器为了低调,不能明目张胆的难处来用,被留作了最后的杀手锏。而在这个世界能够名正言顺使用又不招人怀疑的全能环保型计算器,当当当——算盘,就是她们最好的助手。

        秉承了一贯的温柔一刀的风格,糖猫的手机吊坠都是一个精巧的小算盘,还是能够拨动的那种,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纯粹吃饱了撑着的让窦福同学照着打了一个木制的,所用的都是上好的木料,现在自然资源丰富,黄花梨木也没有到要论斤卖的地步,居然结果用的都是上好的红木,算珠用的是樟木,还不时发出淡淡的香气。窦福少年倒是对作为样品的手机吊坠很感兴趣,说是迄今没看到那个铁匠或是金匠能弄出那么精细的花式的。——总见不得告诉他他所景仰的那位金匠实际上不是人吧?

        在小学珠算课程早已名存实亡的年代,糖猫的珠算功力却是相当不错,基本上可以模拟普通计算器的大部分功能,包括开根号。曾经有人比赛过,熟练的珠算不必电脑慢,糖猫如今虽然没有达到那个境界,但复现基本功能问题不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家学渊源罢了。在加上用惯了的笔和草稿纸,在这个年代,说是天下无敌也没什么大问题。

        而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找出明面上符合《九章算术》要求的数学题,然后把它们改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应用题的形式,防止曲高和寡,有经常不懂装懂的孔融在,事情总会变得麻烦一些。

        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利用绝对的实力差距,在他参与进来之前,造成不可逆转的结局。

        向来以打击人类为己任的老猫,首先引用了很久之前的那本《我+数学=聪明》上的题目,问最少切几刀才能把一块糕切成八块。又是一题标准的智力题,问十箱金锭,每箱一百锭,其中一箱为假,真金锭比假的要重一钱,问最少称几次才能够知道哪一箱是□□?

        开始觉得有趣的老猫在改编完上述两道题目之后,觉得耐心用尽,懒得回忆更多的智力题,根据提前教育的原则,直接把初高中的题目改头换面,而且选的都是那种正常人只要有耐心就做得出不过要做到死的题目。

        由于一直以来都习惯性的做最后一题,所以在难度的控制方面,直接向着最为恶劣的方向狂奔而去了。

        借口方田,弄了一题初中几何的求面积,不过么,是在复杂死了的图形中添加三条辅助线之后运用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做出来的。难度么,比起中考的最后一题起码难上不止一点,不过没用上代数几何知识已经很客气了。

        打着商功的幌子求体积,在添加了若干条辅助线之后,还得证明异面直线相互垂直,之后再求内接多边形经过割补之后的体积。

        一题排列组合,类似于红球白球黑球什么取出放回,问什么样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