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3 / 4)

+A -A

        启发性发问,是一个深入挖掘的过程。启发性发问帮助我们认清:我们的当下状态和目标之间到底距离有多远?是否还有更多通向成功的可能性?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还可以做些什么?

        照镜子自省,也是一种反思的方法。通过以他人为镜来自省,我们才能够找到自身的盲点和差距,并发现自己的长处,从而扬长避短,改善自己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全方位互动,则能够把我们得出的行动方案运用于实际的互动中,让心态修炼最终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在互动中我们又可以发现新的心态问题,促使我们开始新一轮的心态修炼。

        秘密背后的秘密——立体式洞察助你看清真相

        立体式洞察,就是在各种现实的经历和事件发生的当下进行深刻的观察和聆听。同时,我们不仅要洞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语言,还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洞察,是相对于观察而言的。观察只是简单地看和感受,但是洞察需要更加深入。而强调“立体式”,是指这种洞察的角度和视野要开阔。

        具体来说,立体式洞察,包括两重含义:

        第一重含义是说,我们既要洞察别人,也要洞察自我。

        第二重含义是说,我们在洞察自我的时候,不仅要洞察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更要洞察自己内心的声音。

        每个人都是你的“魔镜”

        洞察,从最原始的意义来说,就是向洞口更深的地方看。后来引申为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第25节:立体式洞察助你看清真相(2)

        对于我们来说,只站在洞口是不够的,洞中的本质和真相才是最重要的。

        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讲,洞察就是变无意识的看为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自我洞察呢?

        首先,在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你自己的人是谁?当然是你自己。但是你真的了解躲在灵魂深处的那个“你”吗?洞察,就是为了让我们通过剖析,最终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和本质。

        其次,我们在洞察自我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洞察自己的内心。因为行为只是一种外在表现,真正影响并决定我们人生的,是我们的内在。而且,对于心态修炼来说,我们原本需要了解和分析的,就是你的“内在自我”。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洞察他人?

        首先,他人就好像一面镜子,能够更加立体地反映出一个真实的你。

        其次,我们进行心态修炼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而只有洞察他人,发现自我和他人真实的状态,才能和别人更好地相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心态的能量 第6章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