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4 / 4)

+A -A

        你听得见自己说的话吗?

        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在事件发生的当下,就对自己的行为语言进行洞察。

        为什么我们不可以通过回顾来做自我洞察呢?

        因为回顾的依据通常是回忆。人的回忆常常会欺骗人,会按照你的喜好对事件进行美化或者丑化,因此不能作为洞察的可靠依据。

        先看下面这个“洞察自己当下的行为语言”的例子。

        在团队工作布置会议上,你说:“今年的工作重点,是要实现年初既定的目标,所有人都要调整好状态,明确安排每月的工作计划,专注用心地执行,放下其他的干扰,打一场硬仗……如果能超额完成最好,不能超过也要保住今年的目标,大家有信心吗?”

        洞察过程:

        当你自己说这样一番话的时候,内心是坚定的,是有决心的!每句话说出来,都掷地有声,非常有力量!所有的同事也都能感受到你传递出的力量,完全能引发他们的激情和决心!

        然后,你又说:“今年的任务无论如何都要完成,如果能超额完成最好,不能超过也至少要保住今年的目标,大家有信心吗?”

        洞察结果:

        你强调“要把任务完成”,这是一种被动的心态。潜意识里表现出来的是,你抗拒这个任务,你完成它只是为了跟别人(可能是老板)有个交代。

        第26节:倾听内心的声音(1)

        然后,你用了“如果”这个代表假设的词。那么,没有“如果”会怎么样呢?你心里大概觉得也能过得去吧。

        接下来,你用了“保住”这个词。“保住”是一个相当被动的词,这表明你根本就没有主动进攻的心态。

        最后,你问大家有信心吗?我想你得不到很正面的回应。连你自己都没有信心,可想而知大家的信心会怎样?

        这就是一种当下的自我洞察。你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个正面的激励,但实际上呢?很显然,自己内心没有信心的时候,很多话虽然说了,但也不一定能够达到鼓舞别人的效果。

        只有洞察自己当下的行为和语言,才能立刻发现问题所在并做及时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倾听内心的声音

        首先,我想给大家介绍一篇英语文章,它是我读过的、对内心最优美的诠释。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心态的能量 第6章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