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照镜子让我们归因于内。
心理学中有个归因原则。
这个原则是说,人们在受到打击和挫折的时候,总是会在外部环境因素中去找原因,让自己减轻压力、卸下责任。换句话说,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人们会本能地选择“逃避”,而不是面对。
然而,习惯性地归因于外部因素,会让人看不到自身的盲点,错失许多学习的机会,找不到自己提升的方向,甚至流失了很多的力量。
归因于外,也会让我们错过最重要的人生体验!其实,谁也不想人生如白开水一样平淡,而精彩恰恰在于风浪来时,象冲浪一样勇于冲向浪尖!决不让机会因恐惧、害怕而溜走。
而通过照镜子,我们将不再从外界去寻找原因和借口。我们通过镜子照自己,目的就是为了归因于内,达到自省的效果。也就是你要常问的:“你自己要为此负什么责任?”或者“这件事情我为什么能做成功?”
照镜子就是针对归因原则,让我们自己来面对事实、找出真相、从中学习,不但为失败负责任,同时也把成功的因素归为自己。无论怎么样我都接受我自己、认可我自己。
照镜子自身不仅能让我们看到自身的盲点,还能让我们拿回属于自己的力量。
其次,照镜子让我们发现新的可能性,尽快找到解决之道。
在了解事情成功或者失败的内部原因之后,照镜子的使命并没有完成。最关键的,是在了解原因的基础上,总结出可以付诸行动的方案,也就是我们说的“解决之道”。因为我们反复强调过,我们改变的是心态,但是最终还是要作用到行为上,通过行为来影响最后的结果。
第53节:成功的人就是最好的镜子(1)
我们要怎样才能找到解决之道呢?
照镜子自省,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看清自己潜意识里的真我——自己究竟是谁?想要什么?在做什么?可以做什么?
接下来,照镜子自省,能让我们看清自己的优点、缺点及盲点,如实地面对真实的自己,有效摆脱原有信念的束缚,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得以在更丰富的选择中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成功的人就是最好的镜子
以成功的人作为镜子,我们可以知道是什么样的心态让他成功,什么样的成功心态他拥有而你没有。
成功的人最成功的地方,相当于是他的“木桶”里最长的一块板。通过看他的最长板,你可以很快地照出自己的最短板。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我认识的一位总裁,原来经常爱发火。他一直觉得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直到有一天,他读到了一个关于古代高僧——金代禅师的故事,他才恍然大悟。
这位金代禅师种了很多兰花,他也很珍视这些兰花。平时修佛的空闲时间,他基本上都在摆弄自己的兰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之前,金代禅师千叮咛万嘱咐,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顾自己的兰花。弟子们对于这些兰花也的确是细心呵护。
但是,有一天,一个小和尚在浇水的时候不小心碰倒了兰花架,所有的兰花盆都摔碎了,兰花也都摔散了,没有救活的可能。
金代禅师云游归来的时候,弟子们都非常恐慌。
金代禅师听说了这件事情以后,便召集弟子到他那里议事。他对弟子们说:“我种兰花,一来是希望用来供佛,二来也是为了美化寺里环境,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金代禅师的这句话,让总裁顿时产生了醍醐灌顶的感觉。他悟到,自己总是因为某件事情未达到预期而生气,却忘记了那件事情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