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2 / 3)

+A -A

        比如,有一次他的秘书忘记提醒他去见一个重要的客户。如果按照他以前的心态,肯定会大发雷霆。可是,这一次他想起金代禅师这面镜子,他忽然意识到,让秘书立刻去补救,把原本已经做砸了的事情挽回来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他再生气,这个错误也已经发生了。而把注意力放到事情的解决上去,他就有机会不用再为这件事情生气。

        通过以金代禅师为镜子,总裁很快就发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并且把这种可能性转化成了一种更好的实际行动方案,促成了最圆满的结果。这就是镜子的魅力!

        (bp;第54节:成功的人就是最好的镜子(2)

        照“镜子”可以预防可能犯的错误,避开“暗沟”和自己内心的障碍,更加快速地达到目标,实现事业的成功!

        美国最近五十年来评价颇高的两位总统也喜欢以过去的大人物为“镜子”。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聪明的总统。他的智商据称有182,是另一位前美国总统——小布什的两倍。就是这样一位天资颇高的总统,仍然没有忘记从历史的“镜子”中学习经验,自我反省。1996年,他接受了一家杂志的邀请,列出了自己正在读的12本书,其中有三本是美国前总统——林肯、罗斯福和杰克逊的传记。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有学问的总统。这位总统的学问从哪里获得的?相当一部分仍然是从“镜子”中得来的。

        金融危机发生后,奥巴马选择的“镜子”,就是上世纪30年代解决美国经济大萧条的罗斯福总统。

        奥巴马曾说,他分别读了美国历史学家史密斯所写的《富兰克林?罗斯福》,以及新闻记者艾尔特所写的《决定性瞬间:罗斯福的一百天和希望的胜利》。这两本书,一本是讲述罗斯福一生的传记,另一本则描述了罗斯福执政的前一百天所经历的事情。

        林肯总统是奥巴马的另一面“镜子”。奥巴马自己亲口说过,《政敌团队》是他最爱读的书之一。这本书讲述的是美国总统林肯如何将自己以前的政敌纳入自己团队的故事。这面“镜子”的直接作用,就是让奥巴马邀请希拉里进入了自己的内阁。作为美国现任的国务卿,希拉里曾经是奥巴马初选时的政敌。

        以成功人士为镜,可以让人快速地自省,找到自己的盲点和差距,积累丰富而有效的经验,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第55节:“照镜子”有绝招(1)

        “照镜子”有绝招

        照镜子是我们通过分析外界和他人,主动地寻找自己的盲点,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完全由我们自己发起的,主动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技巧。

        第一个技巧:主动发现问题。

        别人来评价你的时候,总是主观的,或者善意的回避你的问题。当别人没办法给你诚实客观的评价的时候,就需要你主动出击,通过你敏锐的观察和科学的分析,来最终找到答案。

        第二个技巧:在照镜子的同时注意区分。

        有时候,别人在给你反馈的时候,会带着很多负面的情绪,而不是实质的建议。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呢?

        把负面的情绪当做建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吗?比如,你不小心出了点小车祸,你妻子埋怨你说“你这个人真没用”。这时候你要把这句话当做镜子,就此认为自己没用吗?当然不可能。高情商的人不会被对方的情绪所影响,反而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动机。目标导向的人永远从事件中去学习,情绪导向的人总是被事件影响。

        这时候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区分。通过区分,我们知道,消极的情绪对于揭示问题的实质是没有帮助的。你出车祸的真正原因,可能是汽车太久没有保养,导致机械故障;也有可能是你太大意,导致了车祸的发生。不管原因是什么,你太太所说的“你这个人真没用”这句话的背后,反应的是“在这件事上你的确很没用心”,只有不被情绪干扰才能听到,这既是区分,也是自省。

        当然,消极的反馈有时就像是“哈哈镜”,如果你不能从“哈哈镜”中看清自己些什么,也要学会放下它给你的干扰。你不能因为在哈哈镜里看到自己太胖,就决定要减肥。这是很可笑的。我们应该区分到,一面哈哈镜如果没有反馈真实的信息,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第三个技巧:放下原有的价值观和立场。

        如果你抱着原有的价值观和立场来照镜子,就好像是在旧有心态的四周围上了坚固的围墙,关闭了内心的大门。无法真正感受别人,剩下的只是无谓的比较,并不是什么回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心态的能量 第13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