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2 / 3)

+A -A

        说到这里,明月举眼看了一眼闻教授。闻教授平静地看着她。

        明月不再往下说了。

        “听说,你读的师大的老师十分诚恳地挽留你,但你异常坚决地投奔到了我的门下?”

        明月心里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对挽留她的那位老师,明月无不时时生出一股内疚之情,时间越久,内疚的情绪越重。可经闻教授的口说出来,她又不知闻教授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她还是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细声细气地说:“有这回事。”

        闻教授说:“他们是很有眼力的。遗憾的是,你到我的门下,却因我一次不合情理的批评,抹杀了你的创造力。因此,我断定你开始的话并不是真心的。”

        明月心头一颤。姚江河与夏兄也不知闻教授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显得十分紧张。

        “不,我完全是真心的。”明月矢口否认道。“直到现在,我依然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俗话说,师高弟子强,即使是闻教授的批评,我也尽量从中体悟慈父心肠,触摸文化底蕴。”

        闻教授受了感动,他取下眼镜揉着眼睛。

        “我对你们是太苛刻了。”闻教授边揉眼睛边说,“这些天,我静静地回忆我的一生。我所走过的道路,充满了艰难曲折,一方面限制了我的发展,另一方面磨蛎了我的意志,碰撞出了我生命的火花。当然,任何痛苦一旦进入回忆,都是甜蜜的,充满了温馨,因为这当中充满了奋斗者的豪迈情怀,充满了‘我终于挺过来了’的喜悦。这并不是我思考的重点。我思考的重点是:作为过来人,如何给自己的晚辈造就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让他们尽快开花结果。”

        闻教授将眼镜戴上,注视着他的几个门生。空旷的办公室里。

        完全没有紧张的气氛了,一种其乐融融的、飘逸着水莲子清香的空气,从窗口漫进来,带着阳光的热度。

        “总结自己的一生”,闻教授说,“我在自己家里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压了这样一幅字条:能托起后人的,才配称前人;能在前人的肩膀上站起来的,才配称后人!”

        三个研究生腰板一挺。他们都感觉到了这句话沉甸甸的份量。

        “作为我来说,以前是做得很不够的,而你——”闻教授指着明月说,“现在是做得很不够的。你这次的论文,从整体上显得较为平庸。聪明人读书,求学,是为了悟,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感受,是为了借助前人的力量激活自己的创造能力。只有愚蠢的人读书才论死的结果。而你明月是聪明人,有着较为优越的先天素质,绝不应该在一篇论文里只是罗列表象的东西,没有综合分析的影子。”

        闻教授的表情依然是平和的,慈祥的,亲切的。

        明月满脸羞惭,不发一言。

        接下来,闻教授又看着姚江河,直截了当地说:“你给我的印象,是一个灵魂较为孤独的人,这恰恰是与先秦文学的整体气质相吻合的,你应该在这方面有大的造化,但我发现你并没把全部的心思用在你的学业上面。不管怎么说,这是十分可惜的。要干一项事业,需要的是执著得近乎痴狂的精神。没有这样的精神,就少了一种锐利的力量,向前开掘的速度和深度都要受到严重的影响。”

        姚江河只管点头。他看着闻教授,却从他眼神的深处看出了一种深深的寂寞。姚江河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感到心神不宁。

        “在这些方面,你们学习的榜样是夏兄!”闻教授提高了声调。

        夏兄吓得浑身一抖。

        闻教授把夏兄的论文大大地表扬一番,说自己已将这篇论文亲手交给了黄教授,会很快在《楚辞学刊》上问世。

        夏兄激动不已,胀红了脸说:“是这样吗?是这样吗?……”那神情,像是大喜,又像大悲,像极度痛苦,又像极度欢畅。他差不多要哭了。

        姚江河与明月看着夏兄怪异的表情,十分理解他内心的复杂情绪。

        “就这样吧。”闻教授适时地中止了座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妻子与情人 第39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