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3 / 3)

+A -A

        朱淑真“天资秀发,性灵钟慧”,然而,命有定数却无公允。曾几何时,她单薄的生命里获得的爱是那么充沛,那么丰盈。可终因“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下配一庸夫”致使“一生抑郁不得志”,“每临风对月,触目伤怀”。

        她是对爱情对未来有抱负的女子。她仿佛是一枝带雨梨花,忧悒地等待着意中情人的携手。她如何能忍得住无才庸夫酒池肉林日夜狎妓。于是婚配之后,她将所有内心苦闷愁怨诉诸笔端,对着风吟,对着月唱,对着潇潇红尘顾影自怜。她是清醒到残酷的女子。

        有人觉得朱淑真的词质肤浅,仅仅囿于个人的感情趋索。而这都是一些片面不言,对朱淑真也是不公允的。其实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子,朱淑真亦有豪气的文,亦有意境辽远旷达的字。比如她作的《咏史十首》。比如她的这一首《读史》。

        笔头去取万千端,后世遭它恣意瞒。

        王霸谩分心与迹,到成功处一般难。

        虽然留存于世的《断肠词》多停滞在闺中情思上,让人觉得她只是一个徘徊在情事繁琐中的女子,整日萎困在愁云惨雾中不能自拔。不然。古时环境也决定了女儿家只能闺里迎拒。纵有鸿鹄志也是枉然。朱淑真有一首叫作《春日亭上观鱼》的言志诗写得十分好。

        春暖长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

        非无欲透龙门志,只待春雷震一声。

        春江水暖,井池之鱼洋洋得意。自在游弋,毫无约束。仿佛游在长江里。那一刻,朱淑真的灵魂仿佛出了壳,钻进了鱼的身体里,与之共饮清清水,望那水波荡漾,涟漪灵动。心有不甘蛰伏的念头。

        她在这里用了那个“鲤鱼跳龙门”的典故。《淮南子?修务训》里载:“江本有水门。鱼游其中,上行得过者便成龙。故曰龙门”。一语道破女儿志。朱淑真的内心雪藏起的理想追求可见一斑。

        朱淑真深知自己身为女子生不逢时。鱼玄机那一句“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写得深刻。但这一切她的心底又是早有铺垫的,因此也就没有更多的怨怼。徒然慨叹而已。而正是这女子心里存下的那一点对自己的“活”所望所逐的意念,趋势她成为一朵兀自盛放独自的香的孤绝的花。

        零落谁

        雪压庭春,香浮花月,揽衣还怯单薄。

        欹枕裴回,又听一声干鹊。

        粉泪共、宿雨阑干,清梦与、寒云寂寞。

        除却。是江梅曾许,诗人吟作。

        长恨晓风漂泊,且莫遣香肌,瘦剪如削。

        深杏夭桃,端的为谁零落。

        况天气、妆点清明,对美景、不妨行乐。

        拌着、向花时取,一杯独酌。

        ——朱淑真《月华清?梨花》

        古人写梨花的诗词不少,诸多佳句可拈来共飨。比如刘方平的“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比如韦庄的“细雨霏霏梨花白,燕拂画帘金额”。比如李白的“梨花千树雪,杨远薄净。春日,庭院里枝头盛放梨花,如同白雪覆盖。看过去是极为清美的景致。以雪喻梨花,唯美生动,妙趣横生。

        “欹枕裴回”一句的意思是说朱真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干鹊”则就是指喜鹊。鹊恶湿,晴则燥。所以喜鹊又作干鹊。夜闻几声寂寥鹊啼,染来一身凉意。“粉泪共、宿雨?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荼蘼花间惹尘埃 第10章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