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自无情,人自多感”。公允的事情在感情里本就是不存在的,她知道。她怜花的爱念依旧,花却不会知道她心里的憔悴消损。李清照叹得好,“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她本无需告之与旁人旁物。那是只属于她一个人的苦楚。夜半无眠独倚阑干,夜深花正寒。这就是她需要担当起的命局。她也在这样做。
这一首《菩萨蛮?咏梅》里,朱淑真第一回在她的词中埋怨她热爱的梅“花不知人瘦”。但是这轻怼的语气里是更为丰盛的爱与更为诚坦的热忱。况周颐在《蕙风词话》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女词人里,李清照为冠,朱淑真次之。都是才远力澹的好女子。
朱淑真与李清照的相似之处,非是仅有咏絮才华满地芬芳,更让人惊叹的是二女子隔代为知音的彼此内心所共拥有的植物情结。除了写梅、月桂和梨花,朱淑真的《断肠集》里尚存有部分别的诗描写她眼中更多的花风草木。
诗有《海棠》。“天与娇娆綴作花,更于枝上散余霞。少陵漫道多诗兴,不得当时一句夸。”有《芍药》。“芬芳红紫间成丛,独占花王品第中。到底只留为谑赠,更劳国史刺民风。”有《杏花》。“浅注胭脂剪绛绡,独将妖艳冠花曹。春心自得东君意,远胜玄都观里桃。”
有《新荷》,“平波浮动洛妃钿,翠色娇圆小更鲜。荡漾湖光三十顷,未知叶底是谁莲?”《荷花》,“暑气炎炎正若焚,荷花于此见天真。香房馥郁随风拆,笑脸夭娆映水新。间叶浅深殷似点,满地繁媚丽于春。年年占得余芳在,几见当时步步人。”
有《乞兰》。“幽芳别得化工栽,红紫纷纷莫与偕。珍重故人培养厚,真香独许寄庭阶。”《樱桃》,“为花结实自殊常,摘下盘中颗颗香。味重不容轻众口,独于寝庙荐先尝。”《芙蓉》,“满池红影蘸秋光,始觉芙容植在旁。赖有佳人频醉赏,和将红粉更施妆。”《黄芙蓉》,“如何天赋与芬芳,徒作佳人淡伫妆。试倩东风一为主,轻黄应不让姚黄。”
亦有《长春花》,“一枝残谢一枝殷,自是春工不与闲。纵使牡丹称绝艳,到头荣瘁片时间。”
《蔷薇花》,“飞葩散乱拥栏香,万朵千枝不计行。烂漫初开向清昼,会稽太守户还乡。”《后庭花》,“岂意为花属后庭。荒迷亡国自兹生。至今犹恨隔江唱,可惜当时枉用情。”
庭外缃桃一萼红,多情特地振春风。
仙源已露真消息,迥作新花发旧丛。
春日里的群芳百卉姹紫嫣红。她独倚在小窗边,怔怔地凝着窗外。赏流景琳琅,神游千里外。她猛然看见宅院外的那一株桃树上有一点新艳的红。不是一枚浅红色桃果。再细看,却是成片的浅红花朵氲染成的一片红。
她在远处看过去,不过只是零星一小点。但就是这一点,已将春情意绵绵表达得透彻尽致。这转瞬之间的生机如若泄露自天池仙源。令她内心欢喜欣悦。这首诗是写桃花的。名为《小桃叶去偶生数花》。朱淑真亦有写牡丹的《偶得牡丹数本,移植窗外,将有着花意二首》诗。
王种元从上苑分,拥培围炉怕因循。
快晴快雨随人意,正为墙阴作好春。
香玉封春未啄花,露得烘晓见红霞。
自非水月观音样,不称维摩居土家。
牡丹是富贵花。她的这一盆更是从帝王的园林处引来的种。她对它小心翼翼地培植养护。丝毫不敢马虎懈怠。这便是她对它的忠贞所在,是她与生俱来的素质。对待每一件有爱的事物。适逢一个人的好天气,晴雨分明,恰到好处,正称了她的心意。于是这一株牡丹便丰美起来,含苞欲放,带她引来这一个明媚的春。
时日不久,它便结出鸟喙一般的花蕾。虽细小却娟致。枝上新芽在日光照耀下亦是清晰生机的。牡丹只是人间花,它不像自在观音,水月祥安。亦不如维摩居士,洁尘出世。但依然是清雅的,有段位的。在她的眼里、心中、灵魂里,是好的。女子情思细微精致,对花风草木的敏感是天性里的东西。亦非三言二语可以言传生色的。
朱淑真的生命是循序平稳的。但平稳是假象,循序当中又有跌宕和激越。而这一些都源自她内心的不决断的爱。她始终不能向自己的内心作出妥协,或者向世俗生活作出妥协。所以她的一辈子都是在内心荒芜和流离的纠缠不休当中渡过的。她也不是没有遇到过暖,但那暖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
所以朱淑真在她的文字铺陈里将自己变成“怨妇”。她在时间里跌打滚爬,私酿下的诗词篇章,是她唯一的生的证据。那一些作诗作词的时间里的朱淑真也是最单纯最洁净的。将灵魂里的喜悦、不满、悲哀、苦难,毫无保留的倾吐了出来。义无反顾。
以花木为题材来填作的词诗是她参杂个人感情色彩最清淡、最隐晦的的作品。亦是最平然的,吟在口中是最为清决的。有咏竹诗为最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