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1 / 6)

+A -A

        她亦曾作下一首题为《清瘦》的诗。诗名新决。清瘦之花,清瘦之月,清瘦之日,清瘦之时,清瘦之人,清瘦之心。顾夐的那一首《诉衷情》里亦是透露出那一种爱亦是清瘦的。以及贯穿《断肠集》始终的那一股的怨愁的气,都已是清的、瘦的。

        下视红尘意眇然,翠阑十二出云颠。

        纵眸愈觉心宽大,碧落无垠绕地圆。

        这一首《月台》写得十分大气。她登上高高月台,俯视渺然红尘。市井热闹不过是云烟。富家子女身居雕楼飞阁,坐享荣华。但他们亦有旁人不能理解和体悟的苦楚。纵目远望,这穹空的深广博大总是容得下她这名小女子内心的那一点微小乾坤。心神驰骋,顿觉天高地广。碧落无垠绕地圆,心目豁然开朗。

        清明玩赏正繁华,今日林梢落尽花。

        人散酒阑春己去,一泓秋涨满池蛙。

        在这首《清明游饮少湖庄》里,朱淑真再一次于微小事物阐释某一些时间里蕴藏的道理,试图接近生命的某一种本质。它应当是盛衰交替、荣枯更迭、生生不息、自由圆满的。正如春花秋实、夏炎冬寒,缘聚缘散、来去往返,亦是自有因果。

        所有的这一切,怕是只有朱淑真的心络里知悟地最痛彻最清明。大致那时候的朱淑真也是在痛到极处后兀然变得通透。将一条一条人情来往的线路条理在手心里看得清清楚楚。慢慢来路,惊起却回头。

        黄昏后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

        [存疑篇目]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这是唐伯虎所作的《元宵》。意境飒爽。元宵节本身就是光阴的欢愉礼赠,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里说元宵节“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理应言笑晏晏,比个婉转,比个悠扬。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里备受重视的一日。它的到来意味着年的最后一个高潮,它的结束也意味着年就过完了。这一日,时光总因欢喜而盲。朱淑真亦作有《元夜》诗三首,以诉其内心欢然。

        其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荼蘼花间惹尘埃 第14章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