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不在场证明的确更加确凿无疑了。但当我发现一个人的不在场证明非常确凿的时候,这就是我开始怀疑他的时候。不过,蒋天生的两点钟的不在场证明似乎确凿得无可争议。但要让我真正地相信他,除非有人来作证,说两点钟的时候亲眼看见他,并且当时他没有做任何奇怪的事。除非,当然了——”
“什么?”
“我是想说,除非杀死林克是由蒋天生和另外的人共谋的,而真正的谋杀是由另外一个人执行的。我是说,假设,蒋天生跟我们的那个李峰两人串通好,根据安排李峰要在十一点的时候去执行谋杀。再假设,就在蒋天生为自己准备不在场证明的时候,案发现场有个突发事件,让李峰直到两点钟的时候才完成谋杀,还假设,蒋天生对这一变化并不知道,以为一切是按计划进行的,怎么样?”
“太多假设了。李峰——或者那同谋者另有其人——有很多时间可以跟蒋天生沟通。不可能傻到现在还没有告诉他。”
“也对,这个推测我自己也不满意。从李峰那方面说,也不符合。”
“而且,李峰两点钟的时候的确有确凿的不在场证明。”
“我知道。这就是为什么我会怀疑他的原因。我的意思是,李峰行动自由。就算来见蒋天生太危险,他还是可以电话联系,蒋天生也可以这么做。我们没有关押什么嫌疑人,还是说已经关押的人里有符合这个假设的?或者那个共犯突然死了?我唯一想到的可能性就是,这个同伴可能去了一个无法跟外界联系的地方——监狱,或者消失在大树里。”
“或者,医院怎么样?”
“你说得没错,医院也可以。”
“这倒是个想法,”局长说,“夏想,我们会去调查的。”
“反正不会有坏处,不过我也没什么信心。就跟他们说的一样,最近我似乎已经失去信心了。现在已经是晚餐时间了,人总得吃饭的。你好——好——好啊!你怎么这样兴奋?”
局长看着窗外,窗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他们把什么东西抬去停尸房。我想——”
没有人敲门,门直接被推开了,顾鹏飞突然闯了进来,满身都是水,一脸扬扬得意的样子。
“对不起,”他说,“晚上好,夏想。我们找到了尸体。”
第六十七章死亡的原因
顾鹏飞警长的轻松和得意一眼就能看出来,六月二十六日,关于林克尸体的调查开始了。这么多年来,他似乎还从没有在不具备任何有形证据的基础上做过调查。仅仅是对着知秋的照片,他有时会焦虑地想,那尸体也许是一个不存在的传说。现在,眼前无疑是一具真实、坚实——或者是相对坚实——的尸体。的确,这尸体不能像他期盼中的那样,向他提供很多信息。尸体没有贴上明确的标签,简单明了地写上“自杀,蓄谋已久的自杀”或者“年度谋杀典范,李峰的杰作”,但不管怎样,找到了尸体,这就已经是个收获。如果让夏想引用什么引句的话(他似乎是记忆方面的专家),他可能会说:
那会让一个男人灌酒而死
这样就没有被谋杀的尸体了;
但现在通过命运的丑陋花招,我
至少有一具尸体了——尽管不是被谋杀的尸体。
双方之间有一些争执,到底是应该先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掉,还是应该把复杂的线索和疑点先保留起来,在以后的侦查过程中再拿出来研究。最后他们决定,最好还是让一切顺其自然。也许会有有用的信息出现?这都是说不准的事。不管怎样,那些嫌疑犯到了这个时候也应该很清楚自己的处境。有一些证据,比如马掌,当然可以继续由警察雪藏起来。
第一个来提供证词的证人是顾鹏飞警长。他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找到尸体的情况,当时尸体被紧紧地卡在磨刀礁林远处的一个深缝隙里,他们用各种捕捞工具和潜水工具,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小心翼翼地把尸体弄出来。看起来似乎是上个星期的大浪把尸体冲到那个位置的。发现尸体的时候,内部的气体已经让它膨胀起来了,但还没有漂浮,因为有一只装着三块金条的袋子重重地把他拽住了。(耸人听闻。)
警长把袋子和金条拿了出来(其他人有惊奇又畏惧地检验了它们),还有一本在死者身上发现的护照;护照最近签了去法国的签证。在死者胸部的口袋里,还发现了另外两件有意思的东西。一个是一张很有俄罗斯风情的漂亮姑娘的照片,照片没有加封,姑娘头上戴着王冠一样的珍珠头饰。照片的署名像是用外国人的笔记写的,名字叫“安妮娜”。从照片看不出来它的来源,既没有封上边框,也不像是精心从边框里取出来的。但照片被保存得很好,夹在一个秀气的笔记本中间,从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笔记本里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只夹了一些现金、邮票、还有一张六月十八日从村庄到关卡的往返票。
第二件东西就更不可思议了。那是一张4的纸,上面写满了字,但纸被血迹和海水浸染了,字迹几乎无法辨认出来。这张纸并没有夹在笔记本里,而是叠起来放在笔记本的后面。那些能辨认出来的文字是用大写字母组成的,并用紫色的墨水书写。尽管这些字遇水也会化开,但在一个星期的浸染后还是可以分辨出一些的。有一些句子能辨认出来,但却读不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