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疆延伸而来的昆仑山像完成了使命似的,已经下意识地收住了脚步。其实,那些雄伟的山峰到了铁隆滩便开始降低,最后变成几个山包。昆仑山走到这里已经没有力气了,这几个山包像是它最后敷衍潦草的几个脚印。而界山却突兀地隆起,以一种迅猛之势向西藏延伸而去。我想,名叫“新疆”的那个运动员已经跑完了,下面该这名叫“西藏”的队员接过接力棒开始跑了。远处,冈底斯山影影绰绰,在云雾中显露出几许雪山的轮廓。再往下,有更艰难的路程需要“西藏”这位运动员去跑完。
感到头疼、胸闷,这才想起这里是海拔6700米的达坂。车子在界碑跟前停住,大家下车,神情都有些恍惚,像昆仑山一样,我们也已经走完了新疆,接下来如何进入西藏,每个人都不知所措。但界碑像是在召唤,大家的脚步虽然犹豫,但还是走到了界碑跟前。界碑是用水泥浇铸而成的,有许多地方已经破损,过往的行人或牧民在界碑上绑了许多经幡,一阵风吹过,经幡随风飘扬。
我们默默地看着界碑,谁也不说话。系在界碑上的经幡使它散发出一股神圣的气息,让人觉得它不是一个划界的碑,而是一个被用来举行过无数宗教仪式的东西,隐隐约约间,它似乎传递过来了一股圣洁的气息,在浸润着人的身心。
站在界碑前,心里冒出一个模模糊糊的念头……在这里,一边是新疆,人们信仰###,那里有真主;一边是西藏,人们信仰佛教,那里有佛祖。两块土地,两种信仰,仅仅一脚迈过去,似乎就从一种境界进入了另一种境界。一股又喜又忧的滋味在内心漫延。喜的是,自己终于站在了一个有高度的地方,而且一边是佛,一边是真主,圣洁的感觉让我觉得自己正在经受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礼,似乎自己要在这里开始飞升,或者变成另一个人;而忧的是,在如此一边是佛,一边是真主的地方,我到底该把脚步伸向哪一边?
界碑上标示此地的海拔高度为6700米。这个高度对佛来说是个什么概念呢?曾有人说,在西藏,海拔高度也就是精神高度,二者同高。西藏以“在路上”的感觉为本质,行走是达到一切目的的基本要求;一个喇嘛,或者一个朝圣者,翻开了多少经卷,走了多少路,都是“在路上”完成的。人像鹰一样,都将一直向高处行进,所以,最终到达的高度就是他们灵魂升华的地方。虔诚是佛教的本质,使灵魂升华,来世有所寄托。所以,从感觉上而言,佛教解决的是来世的问题。
那么,###的高度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曾在新疆喀什生活过很长时间,很喜欢艾提尕清真寺,经常去寺前的广场上散步,慢慢地,我便感觉到一股圣洁的气息在这里弥漫。我常常亲眼所见那些穿长袍,留白须的长者在寺门口净手,然后脱鞋入寺,不一会儿,念经声便从寺内传出。我甚至见过把双手伸在胸前,做“都哇”(一种忏悔方式)时忍俊不禁痛哭失声的人……他们在忏悔往事,祈求胡大(真主)宽恕自己。因此,###教更多的时候解决的是今生。穆斯林以圣洁为准则,一点一点剔除自己内心和行为中的罪过,让自己不要有罪,活得干净,最后归依到“清洁的精神”(张承志语)。
如此冥想一番,顿时觉得界山如中流砥柱,承受着双重的寓意与象征。人站在这儿,是轻易不敢挪动脚步的……一边是佛祖,一边是真主……一边解决的是来世,一边解决的是今生,你该走向哪一边?或者说,以你的德性,以你的作为,哪一边会接收你?
…………电子书分享平台
乌鸦(5)
迷迷糊糊正要离去,忽然飞来一群乌鸦。仔细一看,飞在前面的一只在奋力逃飞,后面的一大群紧追不舍。原来,逃奔的那只乌鸦嘴里叼着一块食物,后面的乌鸦都想冲上去抢夺。于是,一场争夺在高原上开始了。
那只乌鸦不愿舍弃叼在嘴里的食物,奋力逃飞,在界碑跟前躲避可恶的同类。于是,它绕着界碑来回转圈,那群乌鸦们对它紧追不舍,发出的哇哇声响成一片。界碑被那只嘴里叼着食物的乌鸦用来作掩护物,而追逐的那群鸟又把它当成了进攻的领地。
这样的情景在界碑旁出现,让人看着看着便惊呼:乌鸦们不经意在真主和佛之间打转,毫无顾虑,轻松自如。
不由得心生感慨,生命变得紧迫时,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原本是就是很轻松的事情。
5、等待美德
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高考作文题,其要求是这样的: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只老乌鸦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
于是乌鸦模仿老乌鸦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
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