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2 / 2)

+A -A

        张俊跪倒在地,激动地道“皇上并没有对不起我爹,相反,皇上还保全了我们一家,使我们全家免于被周帝所害,这份恩情,张俊就算是粉身碎骨也无已为报啊,皇上。”

        赵匡胤激动道“张俊,你真是这样想的?”

        “皇上,臣句句都是肺腑之言,如有半句假话,教我张俊五马分尸。”

        赵匡胤大喜道“你还肯为朝廷效力,为朕分忧?”

        张俊竭诚道“臣得遇明主,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以报皇上知遇之恩。”

        赵匡胤亲自去扶起张俊,赞道“好,张俊,朕果然没看错你,你跟张将军一样,都是对朝廷最忠诚的臣子,你是忠臣之后,身上流的都是忠臣之血啊。来,张俊,随朕一同上朝。”

        赵匡胤回身冷冷地对赵普和赵光义道“你们两个也起来吧,随朕一起去文德殿。”

        张俊挨近赵普身边,问道“丞相大人,张俊有一事不明,还请相告,嫣然串通你们一起来害我到底是被逼的还是自愿的?她有没有喜欢过我……还是她一直都在骗我。”

        赵普冷冷地道“嫣然以前是不是真心喜欢过你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现在已经彻底对你死了心,你以为嫣然还会喜欢上一个跟自己母亲有染的人么?你们俩已经不可能在一起了。”

        张俊追问道“为什么你要让嫣然知道这件事,赵普,你太狠了,你这样做只会让你女儿痛苦一辈子。”

        赵普面无表情地道“就算嫣然要恨我我也在所不惜,我要让嫣然看清楚她所喜欢的人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衣冠禽兽,现在痛苦总比将来后悔要好。我不会让嫣然再见你,你们以后都不会再相见了。”

        张俊走在皇帝身后,暗暗道“赵普,你做得太绝了,要是有一天我翻了身,我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正文第三卷混迹官场第三十一章(bp;书香屋更新时间:2009…3…178:10:17本章(bp;春意笼罩着整个大宋皇宫,再准确点儿说,春意最浓的地方应该是赵匡胤的脸,大殿之上,赵匡胤的脸可谓是满面春风。赵匡胤当廷宣布可圣旨,赦免张俊之罪,允许其戴罪立功。朝臣们都大感吃惊,一个个面面相觑,赵匡胤将张俊的身世说了出来,并追封张俊先父张进为忠勇大将军,谥号文忠。

        大臣们都惊讶地看着站在这朝堂之上的少年,原来他就是前朝名将张进之子。朝臣们一向以赵普马首是瞻,见赵普并没有站出来抗议,他们也不敢拂逆皇帝的意思。赵匡胤颁布了圣旨,对张俊的处理如下张俊兵部侍郎一职被革除,但仍保留翰林院学士的虚衔,等以后戴罪立功再行擢用。

        朝臣们本以为处置完张俊的事后便可退朝,没想到赵匡胤却迟迟没有宣布退朝,他不知哪来的兴致,道“今年春天好像来得特别早,众位爱卿随朕一同前往御花园赏春罢。”

        赵匡胤为何突然会有如此高的兴致?难道他真的是想与朝臣们一同赏春吗?身为一国之君,日理万机的赵匡胤真的会有如此闲情逸致吗?其实不然,他邀群臣到御花园,正是想与群臣一起商议统一天下的大计。对赵匡胤来说,即将进行的统一大业,无疑是他一生中最为明媚的春天。

        赵匡胤虽不是什么文人,但也不乏浪漫情怀。本来,商议如此重大之事,理应在朝廷之上进行,而赵匡胤却把文武群臣邀到了御花园里。

        早春时节,御花园里还多少有些萧索。人们常说,吹面不寒杨柳风,而实际上,这个时节的风吹在人的脸上,也着实寒冷。赵匡胤把群臣邀到御花园的用意似乎有两个一是让大宋朝臣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二是让大宋朝臣在感受春天气息的同时,明白这么一个道理春天虽然来了,但百花还没有绽放。

        赵匡胤道“今日召集群臣来此,不仅是定夺张俊之罪,朕还有一个统一天下的大计与群臣一起商议。无论如何,也要让大宋一统天下,我大宋朝臣只有齐心协力,步调一致,才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其实在赵匡胤心中进行统一天下的构思时,都是以北伐为先,但他这一思想遭到赵普等大臣的反对,赵普等主张先南征。

        赵匡胤知道张俊和自己的想法是一样的,也主张先北伐,而且上次在廷对之时张俊抒发的意见颇有见地,他之所以一赦免张俊的罪就迫不及待地提出统一之事,就是想借助张俊独到的见解来说服群臣坚定北伐念头。

        赵匡胤道“统一天下首先要制定出一个战略,是应该先南征后北伐呢,还是先北伐后南征?朕在御花园里召集众爱卿,主要就是商议这个问题。”他用眼神示意张俊,张俊心领神会,率先道“皇上,臣以为我大宋朝最为强劲的对手就是北方的辽国,如果集全国之力与辽人决一胜负,那取胜不无可能,因为宋朝的国力较两年以前确实大大上了一个台阶,而只要打垮了辽人,则荡平南方诸国就只是个时间上的问题了。先北伐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无论大宋如何与辽人、北汉开战,南方诸国都不大可能进攻大宋,也就是说,如果大宋率先北伐则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张俊的这一番言论引得一些主张北伐的大臣拍掌叫好,赵匡胤也甚为欣喜,通过张俊的这番话更坚定了他先北伐的念头。

        赵普首先出来反对道“张大人此言差矣,率先北伐并不是像张大人想像得那样简单,相反,率先北伐存在一个危险,那就是,辽国毕竟很强大,辽人又英勇善战,如果大宋不能取胜,或被辽人打败,或者与辽人拼得两败俱伤的话,那大宋想统一天下的愿望恐怕就不能实现了。”

        赵普找出了张俊北伐设想的这一重大缺陷,朝臣们议论纷纷,也觉得赵普说得有理。张俊气得面红耳赤,但他没有赵普那样机敏的思维,一时找不到足够理由反驳,只得从话语中挑毛病,道“赵大人,你又何必处处长辽人志气灭我大宋威风,辽人英勇善战,难道我们宋军在你眼里就不英勇善战了吗?”

        (bp;赵普并没有钻进张俊设的这陷阱,他一脸不屑地对张俊道“我不与你逞一时口舌之快,现在我们讨论的是先北伐还是先南征,而不是谁英勇善战的问题,请张大人分清主次。”

        张俊气得满面通红,一时说不出话来,很明显,张俊和赵普的这次正面交锋,赵普完全占据了上风。

        赵普继续道“南方诸国虽多,但较大宋而言,国力很弱,且各图自保。如果大宋率先南征的话,很容易将南方诸国各个击破的。大宋率先南征的好处十分明显,只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男宠 皓月公子 新版 第99章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