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3 / 3)

+A -A

        在我的印象中;姑姑胆大包天;这世界上似乎没有她怕的人;更没有她怕的事。但我和小狮子却亲眼看到她被一只青蛙吓得口吐白沫、昏厥倒地的情景。

        那是四月里的一个上午;我和小狮子应邀去袁腮和我小表弟金修联合开办的牛蛙养殖场做客。只几年的功夫;原先偏僻落后的高密东北乡就大变了面貌。大河两岸新修了美丽坚固的白石护坡;岸边绿化带里栽种着奇花异草。两岸新建起十几个居民小区;小区里有板楼塔楼;也有欧式的别墅。此地已与县城连成一片;距青岛机场只有四十分钟的车程;韩国和日本的客商;纷纷前来投资建厂;我们村的大部分土地;已经成为大都会高尔夫球场的草地。尽管此地已更名为“朝阳区”;但我们还是习惯地称其为“东北乡”。

        从我们居住的小区到牛蛙养殖场约有五里路;小表弟要开车来接;被我们婉拒。我们沿着河边的人行道往下游走;不时与推着婴儿车的少妇擦肩而过。她们一个个面皮滋润;目光迷茫;身上散发着名贵香水的优雅气味。车上的孩子口叼奶嘴;有的甜睡;有的睁着乌溜溜的眼睛;身上都散发出甜蜜的气味。每遇到一辆婴儿车;小狮子都要拦住人家;然后伏下肥胖的身体;伸出手;抚摸着婴儿的胖嘟嘟的小手、粉嫩的脸蛋。她脸上的表情;说明了她对婴儿发自内心的喜爱。在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少妇推着的双座婴儿车前;面对着车上那两个头戴泡泡纱小帽、如同芭比娃娃一样娇美的混血婴儿;她摸摸这个;又摸摸那个;嘴巴里低声嘟哝着;眼睛里盈满泪水。我看看那少妇礼貌地微笑着的脸;伸手拉拉小狮子的衣服;说:

        “不要把哈喇子流到孩子脸上啊!”

        她叹息着;说:

        “从前怎么就没觉得孩子可爱呢?”

        “这说明我们老了。”

        “也不尽然是;”她说;“现在的人;生活水平高了;孩子的质量提高了;因之孩子可爱了。”

        我们时不时与过去的熟人相遇;彼此握手寒暄;共同的感慨是“老了”;是“真快;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

        我们看到河上有一艘装修得大红大绿的豪华游船在缓缓行驶;如同一座移动的牌楼。悠扬的乐声飘来;有古装女子;如同画中人物;在船舱里抚琴吹箫。不时有一艘船头高高翘起的快艇飞速驰过;浪花飞溅;惊起白色鸥鸟。

        我们拉着手;看上去亲密无间;但各想各的心事。孩子;那么多可爱的孩子;这也许是小狮子所想的;而我脑海里一幕幕闪现的;却是二十多年前;在这大河之上;那场惊心动魄的追逐。

        我们沿着那座刚竣工不久的斜拉钢桥上的人行道越过大河。桥上来往的车辆中有很多“宝马”、“奔驰”。大桥造型风流;宛如海鸥展翅。过桥后;右侧是大都会高尔夫球场;左侧便是远近闻名的娘娘庙。

        那天是农历的四月初八;正逢庙会。娘娘庙周围的空地上;停满了车辆。从车牌上;我们知道这些车大多来自周边县市;其中还有几辆来自外省。

        此地原有一名为“娘娘庙”的小村;村中有一座娘娘庙;村因庙而得名。我幼时曾随母亲到这小庙烧过香;虽事过多年;但印象犹存。那座小庙在“文革”初期即被夷为平地。

        新建的娘娘庙;殿堂巍峨;红墙黄瓦。庙前甬道两侧;挤满卖香烛、泥娃娃的摊位;摊主高声叫卖;招徕游客:

        “拴个娃娃吧!拴个娃娃吧!”

        其中有个身披黄袍、头剃秃瓢、看上去像个和尚的摊主。他敲着木鱼儿;有板有眼地喊叫着:

        拴个娃娃带回家;全家高兴笑哈哈。

        今年拴回明年养;后年开口叫?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蛙 莫言著 第24章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