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不惯于被人夸赞,但是他内心很熨帖。
他愿意做让吴运韬高兴的事情……
“我马上把金超他们叫来……苏北,你看,事情是这样的啊……”吴运韬简单说明了原委。他强调邱小康很重视这件事情。“我没忍心打搅你,先让金超他们做了一些前期工作。我想你恐怕要参加进来……我先让他们看一看你这个提纲,一会儿咱们再在一块儿商量一下……”
“那我就走了。”
“行行行,”吴运韬又站起来,“你先回去,回头我叫你。”
一个小时以后,吴运韬的电话打到了苏北的办公室,客气地请他“来一下”。
苏北来到吴运韬办公室的时候,金超、师林平、郑九一已经在这里了。他们三个人已经看过提纲,吴运韬打电话叫苏北,他们就知道提纲出自谁之手了。苏北进来时,只有郑九一的目光友善地面对着他,师林平沉在思绪之中,金超厌恶地拿着提纲,看或不看的样子。吴运韬让苏北坐下,苏北坐在郑九一身边。
吴运韬看着金超说:“都看了吧?怎么样?”
师林平看看金超,又把目光转向吴运韬,就好像他说的同时也是金超要说的话似的,明知故问:“这是谁写的?”
吴运韬心情很好,说话都是开玩笑的语气,笑着说:“你不用管谁写的,说说提纲怎么样吧?”
金超窝着一股火,冲动地说:“不怎么样。我认为不怎么样……”
吴运韬注意到了金超的情绪。
“郑九一你看呢?”
郑九一清了清喉咙,呐呐着说:“我认为这东西不错,我觉得……”
吴运韬并不是真的想听大家的意见,他只是想找到说话的由头,于是打断郑九一的话,说:“我和郑九一有同感。这是一个不错的东西。这本书要是按照这个架子搭起来,我想是不错的。”他停顿一下,看看大家,说:“这是我请苏北搞出来的……”没有一个人感到诧异。“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我想是这样……”吴运韬继续说。他有绝对权威让自己的意志成为这几个人共同遵守的原则。“苏北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苏北说:“这事……我介入得晚,金超他们实际上把大部分工作都做了。我参加也行,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吴运韬心里也一下子踏实下来了。
苏北的出现使吴运韬认为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在关照他、扶助他。多少年来,他总是习惯性地用这种观点来审视他在人生旅途上遭遇的一切祸福。最近他突然感觉那种力量友善地支持着他,所以他才得到了现在这个位置,才有了邱小康让他组织人为卢荻写作这件事情,才在金超他们卡壳了的时候出现了一个苏北……这种观点多多少少冲淡了一些他对苏北的感激,但是他仍然对苏北产生出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对此他自己都有些奇怪。
他分析过自己,最后他结论为自己爱才,对一切有才能的人,他从心底里喜欢。在东方文化出版中心领导班子的会上,吴运韬适时地说出了这一点。富烨笑着什么也不说:他想到了吴运韬著名的关于“三种人”的定义。
现在,吴运韬见到苏北就和见到金超一样,总是笑眯眯的。过去吴运韬分身不开时,有很多重要的会议都是金超替他参加的,现在,他给了苏北这种殊荣。苏北不会像金超那样为此感激涕零,但是他想从苏北身上得到的也不是这种东西。他认为这个人的质量决定了他有资格参与这类活动。
苏北一下子上升成了东方文化出版中心重要人物,许多人迷惑不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