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必须趁着羹中尚有打尖的盘缠时,尽量走远一些。
以免那老李因失牛报官.正好自己又留书出走.这一来.可能官私两方面都会有人追他。
官方当然是因失牛而派出捕快四处的追查,私的方面则可能是他母亲会央请人来追寻。
但囊中那一点点钱,却不够他投宿旅店,好在他往常游荡惯了,遇上赌钱得太晚,就随便在哪儿蹲一晚。
如今天气正热,一点不必担心着凉,倒是白天走路甚是难受。
走了四天,这才到了襄阳。
过了襄阳,渡过汉水,直向北走。
他并没有什么目的。
(bp;不过,他听母亲说过,他父亲生判官沈鉴当年乃是向北走的,一去十五年,沓无音讯。
这次弃家远走,不知不觉便挑了北上之途。
这天,中午打尖时用完了最后的一文钱之后(他虽然不肯投宿旅店,借以省钱,但对于吃喝,却总是又酒又肉),心里想着应该找点儿什么活做做,反正这儿离家又有好几百里路,不愁被人追查着。
可是,此刻举目无亲,正是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也。
他一连穿越过五六个村落,耐心地求询有没有需要人手下田去做活的,但都被拒绝。
他失望得很,看看天色已是申西之交,肚子开始饿得咕咕直叫。
蓦见前面半里之外,有个大村落,连忙放步走去。
但见那村落中,家家户户,屋顶处都冒出炊烟。
他一面走进村里,但觉这村落的气派,有点跟普通的不同。
那便是在村子里不论房屋高矮大小,都一式用坚牢耐火的泥砖为墙,且以瓦片盖顶。
还有便是建筑得相当齐整,仿佛早已分配好地方,才盖房子似的。
这些屋子不但位置齐整,材料较佳,而且看起来分不出新旧,宛如在同一时期内完工似的。
沈雁飞并没有因为这些奇怪的感觉而止步,笔直朝村中走进去,但见家家户户,全都敞开大门。
他可以清楚地瞧见每一家里,都有妇人忙碌地在排桌子开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