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自己的水族店背后有个高科技公司,生产出了有专利技术的特制营养水,养鱼、养植物的效果都是一流,上次那盆大叠彩就是用这种特制营养水救活的。当然,眼前这几个水草缸也是如此。这是其他同行店铺无法比拟的优势,前景广阔。
另外,他又问起孟惠娟在新月花店的收入情况,以及是否和杨老板签订了用工合同。
孟惠娟迟疑地说每月大约不到两千元,至于合同,恐怕整个怡顺园市场的打工人员都没有。
李方成闻言,也放心了,告诉她如果来这边工作,多了不敢说,试用期之后,三千以上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其他就要看具体效益了。然后说想听听对方的个人情况。
孟惠娟想了想,谈起自己的简单经历。
她是距离天海市一百公里外的荷腾县城人,家中父母都是工厂的工人,还有一个弟弟。她高中毕业后,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于是不想复读了,就出来打工。她从小喜欢美术,又上过插花培训班,经人介绍,来到杨老板的花店工作,时间还不算太长。
原来还是高中生啊,比自己的学历可高多了。李方成暗暗想道。
接着,李方成表示以她的经历来火龙水族店工作正合适,并建议她到网上去查看一些关于水草造景缸的图片资料,至于技术操作方面,隔壁逍遥水族店的伙计小杨懂这些,和自己这边也有合作关系,到时候请他指导指导就行了。
俩人又聊了一阵子,彼此之间熟络了许多。
“嗯,我先回去考虑考虑可以吗?”孟惠娟说道。
“没问题,我们店里倒也不是很着急,你慢慢考虑,想好了给我打电话就行。”李方成点点头表示理解。
这时,市场里面其他店铺的人都走光了,除了巡逻的保安,偌大的大厅里就剩下他们三个,显得空荡荡的。
孟惠娟走出店门,向方成虎子二人挥手告辞,登上自行车离开了。
望着她轻盈的背影,李方成楞了半晌,还是在虎子的催促声中,才回店收拾东西准备关门。
第三百一十四章品鉴大红袍
清晨,包子铺南店二楼老板办公室里,李悠然、陈传忠、刘森江三个人聚在一起,坐在沙发上谈笑风生。/
茶几中央摆放了一套精致的青花瓷盖碗茶具,旁边是一个枣红色的圆形纸筒,靠近茶几的边缘位置,一把装满了特制水的不锈钢电水壶,刚刚插上电源进行加热。
今天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陈大厨将上次拿回的三两多鲜然微笑着说道。
“是啊,老陈,用不着那么小心。其实啊,我和李老板都没尝过真正的大红袍,到底是什么味道还不是你说了算呗。”刘森江笑着打趣道,圆面庞更加显得油光锃亮。
“这话说的,好像我在蒙事儿似的。”陈传忠不满地瞅了同行一眼,后者嘿嘿直乐。
趁着烧水的功夫,李悠然把红色纸筒拿到手中,打开盖子,对着窗外的光线观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