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则走近竹编鸡笼,蹲下查看里面的家禽。顺子爹为了便于他们收货,还将公鸡、母鸡分开装笼。
从外观上看,笼中的鸡的头很小,体型紧凑、胸腿肌健壮、鸡爪细;冠大直立,羽毛色泽鲜亮。倒是符合柴鸡的外形特征。
为了稳妥起见,冯大牛大开笼盖,伸手从里面抓出一只公鸡。
公鸡大声叫着,两腿乱蹬,拼命挣扎。还挺有劲头。
冯大牛一手薅着鸡翅膀,另一手捏住鸡腿,检查它的脚掌。
公鸡的脚虽细,但却显健硕,精神有力。而且脚掌底部有层厚厚的茧,这说明它长期处于放养的状态。要知道饲料鸡喂养时间短,又关在笼子里很少活动,脚的底部自然比较“娇嫩”。这是两者最明显的外观差别。
又用手拨开鸡毛,看看根部,这只公鸡皮肤薄、紧致;毛孔细;呈网状排列。
“不错,这货我们收了。”冯大牛把公鸡放回去,站起身,宣布检验合格。
顺子爹听了这话,喜形于色。养了这么长时间,要说压力可着实不小,光投入却见不到现钱。心里一直有些忐忑。
要不是因为顺子在田贵叔大侄子那儿干活儿,又给家里邮了不少钱,他还真不敢下决心批量养殖这玩意儿。
冯大牛将鸡笼子提起,放到院子西墙边上准备好的台秤上,开始称份量。并取出一个小本子记录。
称好后,李田贵和顺子爹一起帮忙,将竹笼子里的鸡挨个捉到塑料笼子里。
再称一下空竹笼子,扣除后就是柴鸡的净重了。
外面的村民想瞧个清楚,于是干脆也陆续走进院子,站在一旁看热闹。
不一会儿,顺子娘和一名大妈又送了几个鸡笼和两篓子鸡蛋过来,冯大牛查验后一一过秤。
“一共有公鸡二十只,总重量七十九斤半,母鸡二十七只,总重量九十四斤半,共计两千四百六十五元。加上鸡蛋,总共三千四百四十五元。这是单子,你瞧瞧。没问题就签个字。”冯大牛用计算器算出总价,并把罗列好的清单递给顺子爹核对。
听到这个数字,村民们的议论声陡然加大。
第三百五十八章收货进行中与村民的反应
顺子爹估算了一下,大致差不多,随即在单子上面签字。//
冯大牛去了趟房间,回来时手上拿着一个皮包,并从里面取出了三十四张大红票子和几张零票递给顺子爹。
顺子娘却上前一步,抢过这项权利,她往手指头上吐了口唾沫,然后哗哗哗地点起了钞票。随着票子在指尖快速翻动,脸上挂满抑制不住的笑容。
“嘶,三千四百多块啊。就这几十只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