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A -A

        し蜃龅秸庖徊剑∽约旱纳道匣雇畈⊙幽昃陀邪盐樟恕庖黄汀∈墙舱飧龅览怼?br/

        “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因。化为白液,凝而至坚。”这几句话上次已经讲了一些,现在再加说明。太阳代表我们的神光,就是思想、精神、见闻觉知之性,一般也讲灵魂、灵性,道家用太阳来形容。“流珠”就是太阳发的光芒,像宝珠一样向外放射。因为它是向外放射的,始终活泼泼的不肯停留,永远不停放射,凝定不住。我们的神光思想,也像太阳的流光一样,不停地放射、消耗。所以佛家称为“有漏之因”,就漏失了。怎样才能够把神留住,不放射不乱想呢?只有情绪不乱动,才能凝定,才可以结丹。“卒得金华”,“金华”是道家创造的名称,等于一块黄金放光所发出的光彩。刚才讲金代表肺,也代表了气,要想神不散乱,必须把气血凝定。所以佛家天台宗、密宗或者其他的法门,注重先由修气开始,也是有其道理的。

        神凝气住就结丹

        这个神容易跑,要想留住这个神不散乱很难,要“卒得金华”,把这个气凝住,就是所谓息。修到了息,“转而相因”,就是神气两个合一了。正统道家的上乘丹法,老前辈们传道时,写一个“些”字,意思是“此二”。哪两样呢?道家所谓结丹成道,只有神、气二者。什么是道家的工夫?什么是结丹?什么又是真到伏食的境界呢?神凝气住就结丹,很简单。其他的什么口诀、花样、六耳不同传、点窍等等,都是下乘丹法,其实只要神凝气住就做到了。只要神凝气住这个基础建立起来,尽管后天的生命老了,一口气没有断,仍是有希望的。神凝气住久了,生命重生,一阳来复,那个时候“化为白液”,重新起了作用,“凝而至坚”。所谓“化为白液”就是要先变成华池神水,我们讲过吕纯阳祖师《百字铭》,那个境界就是说这个道理。这是原文大概的解

        释,下面朱云阳真人的分类解释更清楚。

        “此节,言两物之性情合,而成金丹也。”这节就是讲神、气二者如何凝结而成丹,先告诉我们理论。“先天之体为性命,乾坤是也”,先讲大的来源,中国儒、道两家也讲先天后天是分开的。在西洋哲学,先天就是形而上,后天就是形而下。实际上,形而上、形而下这两句话也是中国文化,孔子在《易经“系传》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宇宙万物没有开始以前那个东西,中国文化没有叫它主宰,也没有叫它上帝,也没有叫他为神,给它一个名号叫做“道”。什么是形而下的后天?就是宇宙万有物质世界,也叫做器世界。“先天之体”,这个形而上这个道体,宇宙万有那个大的性命就是乾坤,就是天地,先天另外一个名称叫“性命”。

        “后天之用为性情,坎离是也”,到了后天的作用,就变成性情,这“情”字包括很多,七情六欲都在内。性情用《易经》的代号就是坎离两卦,人的性命由投胎到出生,有了这个身体后,大概男性十六岁,女性十四岁,这个乾坤像蛋一样打破了。

        坎商交回乾坤

        “自乾坤破为坎离,性情之用着”,乾坤的阶段接近形而上道体,一个完整的生命,出生后变成婴儿,后天的知识开始以后,乾坤破了,完整的蛋分裂了,《易经》则以坎、离代表。“性情之用着”,性情的作用就是很显著了。“而性命之体隐”,此时自己生命上的“性”和“命”反而搞不清。

        下载

        &>
—“顺之则为凡矣”,情欲的冲动就向下流,不能回转来升华,只有向下顺流而去,就是凡夫。凡夫在道家及佛家都是通用―一」的,凡夫就是一个凡人。

        “惟坎离复交为乾坤”,我们修道的工夫就是做工,但是做工要有工具,要把生命返回到本位的功能,挽回后天生命,慢点老,慢点死,用什么工具呢?其他道家传的守窍等等,那还是在肉体上搞,没有用。要真知道如何把后天的性情归到所谓坎离交,才是正途。坎离交了以后身体内部发生乐感,就恢复到青春期,拿医学来讲就是青春腺的作用。可是青春腺一发动就变成欲望向下流走了!所以要把这些回转来,把后天的性情合,坎离交,变回乾坤,变成先天的天地作用。究竟用什么工具呢?就是用自己性情这个作用。性是知觉之性,见闻觉知,灵知之性;情就是七情六欲,是身体内部一股力量。

        譬如我们现在坐在这里听课,脑子思想这股力量,这个知觉很清楚就是性的作用。情呢?心理上身体内部的变化,舒服不舒服的感受,都是情的作用。这是不同的两种作用,普通人分不开。有时我们情绪不好要发脾气,或是郁闷看到什么都悲伤难过。但是自己那个性,理性,告诉我们,何苦呢!不需要发脾气,但是却忍耐不住。忍不住就是情的作用,理性没有办法控制这个情的顺流而去。理性虽不要这样,但情不会听性的,不会听你理性指挥的。这股力量大得很,所以他们难以结合,若能结合的话就不得了啦!所以修行人不管学佛或学道,理智晓得要空,谁能够空得了!普通讲修养都晓得要修养到心平气和,但到时却非要发作不可。|100|一

        想要气定,那是书本上理论而已,情一来了,自己什么也做不到。所以道家把“情”画只老虎表示,像吃人似的;把“性”画条龙,表示性无常,变化莫测,有“神龙见首不见尾”这个作用。道家经常讲要“降龙伏虎”,尤其后世的道家,更注重人类性欲的需要,冲动,形容是猛虎下山!这老虎如果降不住的话,什么都完了。

        不要认为性和情这两样东西是坏的,若善加利用,修行还得靠这两个东西才能回转来。“因性情之用,以还性命之体,逆之则成圣矣”,利用性情,才能回到先天性命的本体,逆转回去升华,逆之则成圣人,得道的仙人或佛都叫圣人。“至于后天坎离中,又分体用”,他为什么那么啰唆呢?这是生命的科学,一定把理论搞清楚,把定律都要记得,才可以到实验室去实验。不懂理论光去做是不成的,所以他把原理一层一层给我们讲清楚。

        配合日月行度修行

        后天坎离又分出来第三重,有体有用。什么叫体用?譬如一杯茶,水和茶叶是它的体,等于性与情,把这两种综合拢来就变成茶了。所以坎离内有体有用,体就比较接近形而上了。“以真阴真阳为体,体属水火”,体的作用在生命就属于水火的作用,水火就是身上的血液、口水、精液,包括男性的精虫、女性的卵子、荷尔蒙等都是水,火就是生命的暖流,生命的热力,所以真阴真阳到了后天就属于水火。

        “以两弦之气为用,用属金木,不可不辨”,道家理论牵涉很广,阴阳、五行、天文、地理、《易经》,很多固有文化

        |101丨

        把它兜拢来。上弦是每月阴历的初八、初九,月亮刚刚像弓弦一样平;下弦就是下半个月,二十二、二十三这个阶段。

        怎么叫“两弦之气”呢?这个气最重要,我们普通讲气候,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七十二个候,这个太阳的行度,是太阳的作用。这“两弦之气”同我们修道有关系,“以两弦之气为用”,是说太阳、月亮、地球之间有这么一个作用。道家拿这个现象,说明我们身体内部气血形成的法则,同天地的法则一模一样。“两弦之气”,上半月代表阳气上升,下半月这个月亮慢慢由圆变缺,代表阳气的下降。这个作用就同我们气血的成长有关系,研究这个就要参考朱文光博士翻译的《生命的神光》。像人的犯罪行为,与情绪作用、月亮的出没、潮汐的涨退都有关系。大部分的人早上起来头昏昏的,上午都没有什么精神,中饭吃过,或午睡或不睡,到了下午三四点以后精神来了,到了晚上夜猫一样不肯睡觉,阴阳颠倒。这个就是金木两气的作用,气血的作用。因此有些修道的人,就与太阳月亮行度的时间配合起来修,认为借用这个宇宙物理的影响进步更快。这个说法有些道理,当然不是完全的道理。所以学佛的人也要知道,佛教讲每个月哪几天要吃素,什么初一、初八、十五等等,为什么这些日子都是以阴历计算?其中有一个阴阳的法则在内。一般只晓得这是菩萨定的,这个菩萨是大科学家,知道某种事在某个节气时,接上这个气就变了,就是这个作用。

        生命中阴遮住阳阳回转须小心汞是念铅是气玉液还丹如何吞

        生命中阴遮住阳

        刚才讲到人体这个生命,“以两弦之气为用”,这个“用”的现象由哪里出来?“用属金木,不可不辨”,肺气(金)同肝脏(木〉,一定要搞清楚。“乾属太阳真性,本来寂然不动,只因交入坤中一阴,性转为情,遂成离中木汞。”这个乾就是先天,生命的本来,代号乾卦,像天体里这个太阳一样,它永远光亮,是太阳的真性。我们的自性本来清净,也就是乾的本性本来寂然不动。这个本性受了交感,什么交感呢?“坤中一阴”,这个阳受了坤中一阴的干扰,也就是阳电能受了阴电的干扰,两个一交感起了变化,“性”一转就为“情”,就是后天的情绪,七情六欲。这样一来现在第三重,这个生命“遂成离中木汞”,转为离中木汞,就是心脏部分同肝脏部分。

        有了后天生命以后,“自此阴精用事,离光顺流向外,恍惚不定,有流珠之象”。说了三四层的道理,一层一层把它剥开来说。现在讲到现有的生命都在“阴精用事”,没有阳,因为真阳被阴盖住了。佛经也这样讲,把人体的生命称做“五阴”。《心经》上说“照见五蕴皆空”(蕴就是阴〉,所以要还回纯阳之体,回到本性,明心见性成佛。但是没有修道,就不可能照见“五蕴皆空”。“阴精用事,离光顺流向

        外”,这个离就代表太阳,代表心光,也就是刚才讲神光外丨流。所以我们这个思想神光永远流散,佛家就叫做“有漏之因”,都漏失掉放射掉了。因此我们精神、思想、情绪“恍;惚不定”,始终不能宁静下来。

        《参同契》的原文第一句“太阳流珠”也就是这个意思,用了那么多一层一层的道理,把这一句话给我们说明清楚。我们这个元神,如太阳放射的光明一样,永远有“流珠之象”,永远向外放射。修道主要把元神的神光收摄回来,凝定住。但是这个神光凝定不住,你收摄不回来。等于男孩,到了少年时期,发疯似的到处乱跑,除非给他讨个太太,有个家把他拴住。人体这个生命的道理也是一样,这是第二层的道理。

        “乾既成离,其中一阳,走入坤宫,坤属太阴元命”,这个本性的生命乾卦,变成后天的思想神光,离卦代表太阳,永远在放射。这个阳能走人坤宫,坤就是阴。拿身体来讲,肚脐以下,大肠小肠这些地方都是坤。“坤属太阴元命”,是生命本能,从下面爆发的。得到上面太阳的光明相照,地球吸收太阳的热能到地心,慢慢又上升培养一个新的生命出来。

        一阳回特须小成

        所以“既得乾中一阳”,回转来阳气上升了。这是理论,真修道的人,当你刚刚达到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说参同契 第9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