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A -A

        出来。

        一阳回特须小成

        所以“既得乾中一阳”,回转来阳气上升了。这是理论,真修道的人,当你刚刚达到阳气充满,上升升不上,下流很容易,所以想回转非常难。如果“命”能回转来,“转作性”,“遂成坎中金铅”。坎属水,像水银,一碰到铅,不流

        走而凝定下来了。“此点金炁精华,只在坎水中潜藏,杳冥不测,有金华之象。”所以平常这真阳潜在下面坎水中,自己也不觉得。普通人睡醒了,精神够了它就发动,发动以后就流走了,冲动起来变成白虎下山就完了。此时如能回转,不配上后天之情而使之升华,就对了。一般道家所谓这个回转向上,在身体内部起的作用,也与天体上日月的行度流转一样。所以全身十二个经脉,奇经八脉,处处都有感觉在走动,初步是有这个道理。

        但是用后天意识故意去引动,或者吸一口气去做气功,把他提过来从后面转到前面东转西转,那是假的,不是真的。有些人说这样打坐也有些益处,我们叫他静态运动,其实是用意识在那里转动。真正道家所讲“一阳来复”是真阳的回转,不是用意识引导,只是跟着看它自己怎样变化。所以不是去加,是不增不减。等到下面这一点发动,这点真气的精华,平常只在北方,下部就是北方,“杳冥不测”,看不见摸不着,无形的,“有金华之象”,来的时候会发光动地。“离中灵物,刻刻流转,本易走而难捉,捉之愈急,去之愈速。”再回转来将我们这个元神变成思想,脑的意识,“离中灵物”,这一点思想灵光,见闻觉知之性,一分一秒都停不了。这个思想都向外放射,“刻刻流转”,本来很容易漏失掉。“易走而难捉”,所以一般人打坐、修道、学佛想定下来,想把思想念头控制定下来,越控制越糟。“捉之愈急,去之愈速”,你越想抓住,它跑得越快,没有一个思想念头可以抓住。所以你打坐、念佛、修道,想心念静下来却做不到。尽管在这里守窍,守了半天还不是在那里乱想了半天!

        没有真正专一宁静。所以“离中灵物,刻刻流转”,它的本性像太阳流珠放射不停,你越抓得紧它跑得越快。想念头清净,怎样才能清净?气住了,下面真气发动上来,坎离相交,就像男女两个结合一样,才能清净。

        “赖得坎中一点真铅”,全赖坎水,北方的精气发动,“逆转以制之”,不是顺流向下,变成欲念跑掉,而是真正逆转。一旦升华以后念头自然清净,后天的妄念自然没有了。但是我要告诉诸位,有些学佛修道的年轻人,很容易碰到这个境界,但是他觉得那时脑子没有什么思想,也没有什么动心,反而害怕了;因为害怕,脑子又开始灵光起来,思想又来了。可惜这是道理不懂,所以到那时候他也没办法。其实那时正是进入混沌阶段,好像脑子都没得用,因为你虽然很清楚,可就是不习惯。平时我们的思想乱跑乱用习惯了,等到生命这个现象回转来很凝定了,他不晓得这是生命新的结合,是定境,反而认为这是毛病。所以道家有两句话“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那么少。大家每天学佛修道多热诚,包括我自己在内,我说到现在还没有看到过一个成功的,是难!

        求是念給是气

        “真汞一见真铅,才不飞走”,那个爱流动的心念,道家的比喻叫“真汞”。所以刚才我们讲正统道家,只有四个字:神凝气住。现在讲坎离交,就是告诉我们如何能神凝气住的法则。这个真汞,自性后天的第三重作用一〃〃心念,碰到真铅^真正的元气时,一切内外呼吸都宁静,那个就是佛家

        的真息。所以数息是那个“息”,不是呼吸往来之气,道家的真铅讲的也就是这个。一见真铅,念头不动了。换句话说,当气不动时,人的思想念头也不动,两个结合,就给拉住了。等于两个年轻男女互相看对了,脚就走不动一样,神就被气牵住了。

        “故曰,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因。”这四句话讲了半天,加上我们又说了大半天,把理论讲清楚,就晓得做工夫了。不过我晓得大家听了大半天,“太阳流珠”还是跑掉了。如果懂得差不多,就可以抓住了。

        “铅入汞中,汞赖铅之拘钤,铅亦得汞之变化,两物会入黄房,合成一。”刚才我们讲到真气宁静,念头不跑是第一步,学佛的到这个时候差不多可以人定了。但是学佛的人往往不管下面进一步的工夫,所以正统道家讲到工夫,必须要性命双修。讲到修性修命,能达到这一步工夫已经很难,据我经验所知,不管学佛或学道的人,达到这一步的,少之又少,几乎没有见过。有人偶尔有,也是瞎猫撞到死老鼠,偶然一次,不能随时进入这个境界,因为他法则不明,所以工夫到不了。假定到了这一步,有了基础,你想这样定住,像饭熟了把火关了,焖在那里一样。焖久了会不会起物理化学变化呢?一定会的。

        下载

        刚才解释“转而相因”,他说铅人汞中,这个“铅”就是后天的元气,此时的元气不呼也不吸,气住神凝,一点杂念也没有就清净了。两个结合定久了,铅入汞中,元气慢慢被元神包围住,就有反过来的变化。因为汞是容易流动的水银,代表思想,“赖铅之拘钤”,铅把它拉住不乱跑了,生命

        的第二层更大变化来了。“铅亦得汞之变化”,神光把他照住,这个元气又起物理、化学的第二层作用。一般人修道都想返老还童,这一步工夫到来就差不多了。元气第二层的变化,是在自己内部升华,这个“神”和“气”“会人黄房”,道家譬喻男女二人结婚进入洞房,阴阳结合了。这个结合是气自然人了中宫,打坐到这时身体想弯都不可能,自然挺直了。人中宫就如《易经》坤卦所说的,“黄中通理,正位居体〃。

        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是我在书上看来的,“人要不老”,就要“腹内不饱”,胃也空的,不要太饱;“若要不死,肠中无屎”,大肠内没有宿便,因胃是空的。但胃一直在消化,如没有食物进去,它仍继续在磨,磨穿了就胃出血。所以这个时候要完全服气,黄中通理,就是胃气充满,就不动了。神、气二者归人黄房,到这个阶段可以有资格不食人间烟火了,那不容易的。这个时候真正的神、气二者结合,“会人黄房,合成一炁”。

        玉浪还丹如何吞

        进一步的变化如何呢?“其炁先液而后凝”,慢慢又起变化,这个“炁”等于太阳的热能照地球,地球热气上升,碰到冷空气下雨了。人体内部也一样,所以定久了,气一热立刻上升冲上脑,碰到脑下垂体变成液体,就是长生不老之药,叫玉液还丹。这还不是金液还丹,当然金液还丹要更深一层。有时候你们打坐口水一直涌出来,然后不断咽进去,这个时候咽法不同,要让它自然满了,舌头稍稍向上提一

        |109|

        下,它自然会顺流而下,这样念头就不容易散乱,心一乱就坐不好了。所以不要管它,让它自然下来。到了玉液还丹时,皮肤都变细嫩光亮起来。如果你打坐,坐到一片光明也没有什么稀奇,都是内部变化的原故。我们在定境中,自己的元神照住,晓得有一片光明,不要以为是菩萨神光,因为这些都是自己身心上的变化。

        所以先液然后凝结,要经过很久的时间,不是一下就行的,也不是咽两下口水就是长生不死。究竟要多久时间呢?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道理要先懂,每人根器不同,成就的迟早就不同。有些人很容易到达,有些人修了一辈子影子也没有。总而言之,学佛修道你要成功得快,那是与行为道德配在一起的;必须要功德,要善行,做好人做好事,慢慢功德与努力两个配合,就成就得快。同样上学的学生,班上每个同学的成就不一样,就是这个道理。

        “故曰,化为白液,凝而至坚”,在人的内部凝结拢叫做“丹”,但不是很坚硬的一块。所谓至坚者,并不是像长个东西那么坚硬。你说有形吗?他无形;无形吗?它有这个作用,这个之间要搞清楚。这个时候“白者金色,至坚者金性也”,会发黄金的颜色,那怎么讲呢?“白者金色”,随时开眼闭眼,内外都在金光闪闪中,内外都是白光金光自然的一片光明。学佛的这样,道家也一样。“至坚者”是形容坚固得很,佛家叫做“金刚”,就是颠扑不破,不会散,不会走掉。“盖金来归性,巳结而成丹矣。此通章之纲领也。”拿学佛的来讲,这是真正得定了,得到二禅三禅的境界。气住脉停以后,修神仙到此只是基础稳固了,所谓丹头一点,这个

        丹药抓到了,“伏食”了。等于我们饿了把饭吃下去,消化吸收以后变成自己的营养,后面还有工夫要继续做的。

        认识阳气上升

        坎离交媾章第十八二段起

        卦变引导炼丹上弦下弦的启示天道顺行地气逆行

        认识阳气上升

        《参同契》所讲的炼丹,是讲本身的内丹。我们再三提到,最简单地讲是神与气如何交合、如何凝结的程序方法,这是个原则。这个修持的过程有许多的名辞,代表做工夫的景象、程序。现在我们正讲到这个普通所谓的小周天,他把小周天的原则告诉我们,小周天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月亮的出没。阴历的每月三十天当中,月亮有盈有亏,这个现象说明我们普通人气血精力的生长与消耗。懂了这个法则,把握了这个自然的法则,在自己的意识中控制它,凝结它,就是这么一件事。现在再说明小周天正式的情形,不过有一个麻烦,必须要先把《易经》的象数熟悉一点才比较好办。本来几句话就可以把它带过,因为大家不熟,只好照它的原文解释再加解释。

        坎离交媾章第十八一二段起

        现在接下去回到“坎离交媾章第十八”原文第二段起:

        始于东北,箕斗之乡。旋而右转,呕轮吐萌。潜潭见象,发散精光。昴毕之上,震出为征。阳炁造端,初九

        我说《参同契》(下)潜龙。

        阳以三立,阴以八通。三日震动,八日兑行。九二见龙,和平有明。

        三五德就,乾体乃成。九三夕惕,亏折神符。盛衰渐革,终还其初。

        巽继其统,固济操持。九四或跃,进退道危。艮主进止,不得踰时。二十三日,典守弦期。九五飞龙,天位加喜。

        六五坤承,结括终始。韫养众子,世为类母。上九亢龙,战德于野。

        用九翩翩,为道规矩。阳数已讫,讫则复起。推情合性,转而相与。循环璇玑,升降上下。周流六爻,难以察睹。故无常位,为易宗祖。

        “始于东北,箕斗之乡”,“箕斗”是天上星座名称。“旋而右转,呕轮吐萌”,这是说天体中地球、月亮转动的形态。“潜潭见象,发散精光”,月亮到了阴历的月底沉下去,像一条龙沉到海底去了,然后再慢慢上升发出光明。“昴毕之上”,“昴毕”也是星座的名称,在西南方,“震出为征”,每月的初三,眉毛月出现是震卦的现象。“震”就是一阳来复,阳气刚刚从下面上升。这是“阳炁造端”,是阳气刚刚开始。“初九潜龙”,“初九”是《易经》乾卦第一爻。单数最高数是?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说参同契 第9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