捯弄肠子是最不好做的活计,猪分大肠和小肠,大肠可以溜炒,小肠只能做灌肠用,灌肉肠灌血肠。妈妈灌的血肠特别好吃,嚼在嘴里筋筋叨叨的,香得让人回味。
瞎公鸡把大肠和小肠都捯出来,又把猪身分成四截,猪就算杀好了。
妈妈将工钱付给他,瞎公鸡就奔了别的人家。
剩下的活计就全部要妈妈做了,卸肉块,灌血肠……妈妈常常要忙到夜里12点。
灌肠没有机器,全部是手工的,用一只铁皮漏斗,将肠衣撑开,顺着它的口子往里边灌血或肉,煮的时候,锅里的水沸腾了,要不停地用针扎肠子,使里边的气放出来,免得撑破了。妈妈津津有味地做着这一切,好像是她天生的责任一样。
到了过年的前两天,还要宰杀几只鸡,鸡一定是草鸡,最好全是公的,一只用瓷坛子闷,叫坛闷肉,里边放些猪肉和野生的蘑菇,肉闷好以后,红红的透着香气,年的香气。另一只便要放在煮肉锅里一块煮了,再重新用煮肉汤煮一遍佐料,大料啦、花椒啦、生姜啦、葱花啦、大蒜啦、盐啦,将煮熟的鸡再一点一点拆了,放在煮好的佐料里,置放在阴凉的地方,等它成了冻,就可以吃了,是上等的卤菜。这道菜绝对能够体现妈妈做菜的水平,是我们家菜谱中的保留项目。
杀鸡就无人可雇了,妈妈只好自己操刀,趁小鸡没有防备的时候,出其不意将它擒住,拽住鸡冠,用刀对准鸡的脖颈横下去一抹。
妈妈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心里一定很胆怯,她嘴上不停地说着一句话:“小鸡小鸡你别怪,你本是人间一道菜。”
鸡血是好东西,妈妈用碗接了鸡血,将鸡扔得远远的,再也不忍看它痛苦地蹬腿。
小城的年就在人们对食物的享受中开始了。
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七章姑姑们吓人的背景(1)
蓉儿有三个姑姑,大姑、二姑、三姑。
二姑她没见过,她还没出生时,二姑就死了,死在黄启蒙新婚不久的屋里,死前一碗一碗吐浓痰,痰是深黄色,黄中带绿,散着一股腥臭。二姑先是将痰吐得满地,杜小兰被满地的污浊熏得要呕,就从碗橱里拣一只最大的碗,给二姑吐痰。碗摆在二姑的枕边,二姑咳时就欠起身寻碗,当痰中混杂着血丝的时候,二姑就闭上了双眼。
杜小兰始终对二姑姐死在自己屋内耿耿于怀。在北方有这样一个习俗,姑*死在娘家,娘家很难过起红火的日子。
在杜小兰与黄启蒙婚后的日子里,确实不曾出现过兴旺发达,这样的积怨使她再与黄启蒙的大姐和三姐相处时,心灵便有了芥蒂。
蓉儿第一次见到大姑,是在一个冬天。那年冬天,雪把小城的路封堵了,路上结满铁一样的冰。这冰要到阳春三月才能融化,人行走在路上时刻都会跌倒,只能徐步前行。
火车晚9点驰进小城,天刚黑,杜小兰就张罗着去接大姑姐。她把自行车打满气,换上布底棉鞋。自行车是无法在结冰的路上骑的,杜小兰推上它可以驼些东西。黄启蒙已被关进医院的“牛棚”里了,去车站接大姑姐的事儿自然要落在杜小兰身上了。
杜小兰走后,蓉儿陷入了对大姑焦急的等待与想象中。
等啊等啊,不知等了多久,蓉儿已经模模糊糊睡着了,她隐约听见屋里的响动,跟着一股凉气扑面而来。蓉儿抬起头,惊喜地发现大姑已站在她的面前。
大姑身材不高,皮肤白皙,额骨略耸,唇角分明,牙齿白而整齐。最令蓉儿惊奇的是大姑的一双小脚和那一双棕子样的三角形的小鞋。蓉儿情不自禁盯着那鞋看。
大姑并未在意蓉儿的表情,她忙着和杜小兰说话。大姑说:“5天前我做了个梦,梦见门口那棵枣树,好端端的突然断了一枝树杈。醒来我心里就不是滋味,心想是不是我兄弟启蒙有啥事情了?哎,这年头,谁也难求个平安。”
大姑一向是个机智乖巧的人,小小的时候我就听奶奶讲过大姑的故事。
日本人侵占东北那会儿,大姑刚好青春妙龄。大姑会刺绣会做鞋,她纳的鞋底又结实又松软,穿在脚上非常舒服。
有个日本小队长迷上了大姑的手艺,经常跑去看大姑打麻绳纳鞋底,渐渐地,他迷上了大姑。有天趁家里没人,企图对大姑动手动脚。大姑一眼看明白了日本小队长的歹意,就在心里暗暗想计策。院子里有三棵梨树,是苹果梨,形状像苹果,这是北方的一种特产水果。秋天,苹果梨熟了,树上三五成群地结了一堆。日本小队长来看大姑的时候,大姑已事先沏好一壶茶,然后让他去摘梨。日本小队长将梨摘下三五只,大姑用清水洗干净,她看着日本人吃起来,大姑也吃起来,苹果梨糖分多,吃一会儿就会口渴,这时大姑就咕咚咕咚喝茶水。等日本鬼子将梨子吃尽,大姑的一壶热茶也喝光了,她的肚子像颤动的河水一样流动起来。
日本小队长仰头看看正午的太阳,明晃晃的让他睁不开眼。村子里是一片午间的安静。大姑坐在阴凉地里摆弄麻绳,麻绳在锥子和针眼之间来回穿梭。日本小队长定睛看着大姑麻利的手脚,看着看着,像一只饿狼一样扑倒了大姑,就在他的手朝大姑的裤裆里下手的时候,大姑将孕育成熟的一肚子稀屎使劲从肛门里排了出来,日本小队长抖地一惊,发现自己正被一堆恶臭的粪便戏弄,他野蛮地踢倒大姑,扬长而去,从此再不见踪影。
第十七章姑姑们吓人的背景(2)
据村里人说,日本人最怕霍乱病,这种病的主要症状就是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