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跟你们平时做的又有点不同。”金城从怀中掏出一份店铺的名单,把自己的计划详细说了一遍,问:“做不做得到?”
“做得到!”四人几乎是异口同声。
“那好,”金城掏出四个大洋,一人一个,“这是预支,事成后再每人给两个。”
四名乞丐头双手接过,口中不住地叫“多谢”。
金城拍拍陈应的肩头,对三人道:“你们如果遇到什么事,告诉陈应,他自会来找我。现在我们回庙去。”
四人簇拥着金城回到庙里,陈应大叫一声:“各位兄弟,都过来!金董事长有话跟大家说!”
群乞立刻围拢过来,金城往高处一站:“各位兄弟,有件事要你们做,”一指陈应、安狗仔等四人,“你们听他四人吩咐,事成后一人给一个大洋!”
群乞大叫:“好啊!发达啦!”
第二十四章乱世浮世劫
当年省城的德宣路有一家瑞元饼店,铺面中等,以精制合桃苏和蛋糕闻名。店主姓杨,单名展,五十来岁;膝下有二子,大子杨浩,三十来岁;二子杨江,也已年近三十,都已成家立室,娶妻生子。
杨家经营这瑞元饼店多年,生意还算过得去。这一天正在营业,店里有五六个顾客在选购糕点,突然门外走进来四个乞丐,一个个左手拿着打狗棍,右手拿着烂钵头,衣衫褴褛,灰尘扑脸,手上脚上脸上都生着已溃烂的“脓疮”(乞丐装假的伎俩之一。做法是,用三二两牛肉,放在污水里浸几日,一直浸到牛肉发臭,变成红紫红紫的颜色时,才取出敷在脚上或其他部位,令人见之恶心),一身的异味,神态极之痛苦,甚为可怜,向着杨家父子及顾客便点头哈腰起来:“可怜可怜我们这些残废乞儿啦!施舍个仙(铜钱)啦!
先生!事头(老板)!大姑!少奶!……“几个顾客一见来了这些叫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乞丐,其中三个女人便立即捂着鼻子逃出店门。杨展一看走了生意,不觉怒火中烧,对着四个乞丐便大喝道:”走!走!没钱!“
“可怜可怜啦,事头!俾(给)个仙啦!可怜可怜我们这些残废乞儿啦!先生!”四个乞丐不但赖着不走,而且还有意向走剩的两三个顾客身前靠。顾客见他们的模样,就差没有呕吐出来,连连躲避,转身也出了店门。
这真把杨展气得嘴唇打抖:“滚!滚!滚!再不滚就把你们赶出去!”话音未落,身强力壮的杨浩杨江兄弟已从铺后拿了两把扫帚出来,大喝一声:“再不走,就把你们打出去!”
四名乞丐一边慢慢往后退,一边嘴里仍在不停地唠叨:“可怜可怜啦,事头。俾个仙啦,俾个饼啦!”
这时门前已经围了一些人在看热闹。四个乞丐退出门口,然后钻出人群,围观者自然也跟着一哄而散。杨展父子见已经没事了,便又各就各位,等顾客光临。慢慢地觉得有点不对了:怎么整个店铺弥漫着一股臭味?有顾客一进门,便连忙捂了鼻子:“唉呀!怎么这样臭?”转身而去。
“真的,为什么这样臭?”杨江终于耐不住,问父兄道。
“莫非刚才几条乞儿搞鬼?”杨展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以前曾听同行讲过乞丐乞讨不成会使用的伎俩。
父于三人开始在店铺中四处查找臭味的来源,找了好一会儿,杨江趴在地上,终于在柜台下面的死角里看到一包用报纸包的粪便——报纸已裂开了大口,粪便堆在那个死角里,粪水已慢慢浸出柜台外边的地面。大概是一个乞丐先把报纸包掉在地上,然后用力一脚把它踢向死角,在吵吵噪噪的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
杨家父子这回算是倒晦透了。把整个柜台移开,清除粪便,清洗柜脚,洗过整个地面,这下子,整个上午一单生意也没有做成。一些街坊见瑞元饼店怎么会在大白天大扫除,便走过来问:“杨老板,怎么现在搞卫生?”杨展明知说出来只会惹街坊笑话,只好摇摇头,苦笑了一下。
下午两三点的时候,瑞元店正有几个顾客在选购饼点,又有四个乞丐走进门来。不是早上的那四个,但其肮脏难看,满身异味,比上午的四个有过之而无不及。举着钵头,口中不住地唠唠叨叨:“可怜可怜啦!先生!少爷!少奶!
事头!俾个仙啦!“边说边向那些顾客身前靠。
一个少奶模样的顾客即时捂了鼻子,口中叫着:“衰人!
讨厌!“夺路而走。其他客人一看,也纷纷离开饼店。杨浩杨江一看,真是火从心头起,怒向胆边生,冲进铺后,各拿了一根竹杆扑出来,二话没说,对着这四个乞丐就要打。四个乞丐一看势头不对,也立即横提打狗棍,准备应战。
这时店里的顾客早已走得一个不剩,门口却围上了不少看热闹的路人。杨展向着两个儿子大叫一声:“停手!不要打!”杨浩兄弟平日对父亲也算孝顺,听父亲这一喝,举到头顶的竹杆总算停在半空,没有劈下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